抗击疫情,温暖守护
新年伊始,疫情突如其来。新型冠状病毒蔓延,牵动了千万人的心,一场全民参与的战“疫”吹响了集结号。为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的科研工作者们奋战在疫苗攻关一线,而在后方,也有这样一群人,在默默地为生物所的产学研工作有序运行保驾护航。
管理系统党支部和设施系统党支部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在所党委、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做好产学研支撑和疫情防控等后勤保障工作,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战“疫”之际,使命必达
在所领导的牵头组织下,管理系统多个部门提前取消春节休假,协助所领导安排部署全所疫情防控工作。
所办公室在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编制《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方案》,含1个总体方案和14个专项方案/预案,制定印发相关规定和通知要求。
人力资源处和所办公室坚持报告制度,向院校办公室、云南省卫健委、昆明市工信局、高新管委会等报送我所疫情防控工作、疫情监测情况表、人员健康监测表和疫情防控相关信息,每日对人员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上报,全面掌握全体职工情况,上报“日报告”和“零报告”信息。
党委办公室严把所内第一道疫情防控关口,保卫科春节无休坚守岗位,联合所办公室、人力资源处、离退休管理科工作人员,实时监测每一名进所员工的体温和健康动态,为复岗员工发放必备的防疫物资,做好公共场所消毒工作,切实保障四个所区的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工作。
管理系统的工作人员主动承担非常时期的出车任务,勇当城市的逆行者。保卫科同志昼夜近三千公里长途奔袭,驾车远赴疫情高发地区,饿了啃面包、吃泡面,困了累了就在车上眯一会,他们不计风险报酬得失,顺利取回样品,为新冠肺炎的科研事业提供有力支撑;所办、离退休管理科同志毅然担负起将省卫健委专家送往红河、文山等地医疗机构进行实验室验收的出车任务,陪同专家奔赴抗疫一线,为保障云南省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医疗机构数量的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会在2020年除夕之日,对那些为疫苗研发攻关而在除夕夜仍然战斗在一线的科研人员进行慰问,在春节假期期间征集测温枪,保障所内四个所区进出人员的体温检测工作。所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在复工期间多次慰问科研人员,并在实验室外筹建休息区,做好科研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
除了复岗员工的疫情防控保障,所内实行防疫关爱全覆盖。离退休管理科挨家逐户为高龄多病、行动不便及没有防护用品的离退休职工发放口罩应急,告之疫情防控要求和措施,全面了解登记在昆离退休职工健康情况,通过电话、微信询问省外、国外的退休职工健康情况,做到对所内离退休人员健康状况情况明、底数清。
教育处对研究生的分布情况、健康状况进行详细摸排和动态监测,开展问卷调查,重点关注毕业生学位论文发表、实验进展等毕业就业情况,制定灵活的培养政策。运用在线教学和交流平台进行授课,组建学习小组,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增强学生面对疫情的心理抵抗力,确保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有序平稳运行。
冲锋在前,勇挑重任
一直以来,设施系统党支部用“四个保证”来服务中心工作,“保证态度最好,保证及时响应,保证随叫随到,保证及时解决问题。”他们坚守岗位、勇于担当、扎实工作、不计个人得失,积极做好科研和生产的液氮保障供应工作。春节前就开始无休,全身心投入设施设备检修工作,确保马金铺疫苗产业基地的顺利复工复产,体现了生物所设施人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的初心和为生产科研保驾护航的使命。
他们是生物所的一名名普通员工,更是一名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战“疫”中,以他们为代表的管理、设施等各大系统的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立足岗位、坚守岗位,不计较个人得失,加班加点完成各项紧急任务,尽管不能直接参与抗击疫情的一线战斗,但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各尽所能,共同为科研事业筑起不平凡的抗疫“堡垒”,在平凡事中充分体现出了共产党员爱岗敬业、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先锋模范作用。生物所的全体党员群众,将牢固树立“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理念,把科研攻关和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守土尽责、全力以赴,发挥国家队的责任和担当,不断为国家的科技武器提供动能。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