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于人类健康事业

共创人类健康财富

党的建设

Party Building

【"众志成城抗疫情”征文活动】一等奖作品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5-25 16:51:34 浏览次数:

致敬新冠肺炎科技攻关者

书法作者:杨梦莉   词作者:高家红

 

 

 

沉默的告白

写在即将到来的春天

作者:仲志磊

这一年的开始,那么平静,没有节日的热闹,没有万家的欢聚。熙熙攘攘的城市变成了一座座空城,很多人守在家里,关注着媒体头条:全国新增确诊病例2625例”,“全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37198例”……

当一串串数据逐日增加,似乎顷刻之间,我们熟悉的城市换了模样。热闹,被隔离在新春前夜;欢聚,一夜之间被贴上封条。突如其来的疫情,是戛然而止的春节序曲,和蓝白口罩背后茫然的双眼。

前线上,一群群医务工作者、疾控战士不分昼夜的奋战,为了铸就生命的防线。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裳,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厚厚的防护服下,他们其实也和普通人一样,会疲惫,会受伤,有欢笑,有泪水,还有一颗勇敢、温柔的心。他们只不过是千千万万看似平凡的普通人,他们用一颗凡人的心给人以不经意的温暖。

而在战场的大后方,还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耕耘在三寸间,隐秘在防护服下,你不曾看见他们的汗水,更不曾听过他们的名字,也许不曾知晓他们的努力。

生物所的院子里总是静悄悄的,然而在每一间实验室里、在每一个超菌台前、在每一个恒温室里、在每一个电泳仪前,总有许多的人在默默付出。移液器、滴定管、试剂盒、压力泵、显微镜,在看不见的战争中,他们与每一个幸福家庭之间,只隔着一个病毒的距离。

蓝色的无菌间总是透着一种冷峻的气质,在这仿佛大洋深处一般寂静的空间里,工作人员包裹在层层无菌服里面静静的进行着手上的操作。仿佛国际空间站般安静的画面里,没有言语的交流,也许只是一个眼神,多年的默契让这静默的时空里面也弥漫着心有灵犀的暖意。这些沉默的工作者们在与外界隔绝的环境里创造着微观世界的伟业,却连流下的汗水也不为人所见,恒温室里汗水浸透了白短衣,干了又湿,湿了又干。有时候长时间隔绝在双层口罩下的呼吸会紊乱,有时候连续的闷热会让人透不过气,有时候燥热的空气会加重嗓子的干渴,有时候大口呼出的热气会在眼镜表面结起一层雾气,有时候忽然站起来让人一阵眩晕。这些都只是日常的小瞬间,生物所人坐一会也就好了,相互握一握手也就是鼓励了,闭上眼睛小憩片刻也就是休息了。

他们没有奋战在一线,他们不是最美的逆行者,他们甚至不是白衣的天使。可是每一个科研工作者都不在乎,在学术的疆域里,他们守卫的都是健康。

沉默如山,深情似海,大爱无言,依偎一生。他们的沉默是对国家对人民最真挚的告白。

走出实验室,想起每一个孩子总有一天会再度在艳阳下相互追逐打闹,每每想起陌生的父母拥抱着熟睡的孩童,生物所人的心里就会不由得绽放出一朵又一朵的向日葵,那颜色是太阳的颜色,永远朝着光明开放。那是我们的希望,这一朵一朵的太阳花汇聚成的海洋就是生物所人努力的意义之所在。他们是每一个家庭遮风挡雨的屋檐,更是每一个家庭健康的忠诚护卫。

花红洞前的老树依然郁郁葱葱,枝叶繁茂,向着阳光的方向生长。骄阳透过树叶的间隙,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它眺望的目光,拉得很长很长。

路两旁的泛红的樱花映着蓝天,仿佛在用它的花朵告诉我们,冬天就要离去。慢慢走着,总有绿色的枝丫探出脑袋,迎接新的黎明。风的吐息已经渐渐大了,猛地一吹,叫人睁不开眼睛,那是早春的气息。

疫情总会过去,留下伤痕和记忆,人们也不会忘记。那些付出一切的人、那些勇敢抗争的人、那些大爱坚守的人。生物所人也将继续努力,终有一天,我们将拥有面对同样病毒的武器。那是我们对这一场战役最好的纪念,也是献给战役中的永雄儿女最好的勋章。

春天必然还是会来,花儿还会开,草儿还会长,生命的力量还会绽放。我们应该相信,没有过不去的冬天。你听,春天的脚步,近了。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