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于人类健康事业

共创人类健康财富

业务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新闻

第97期协和学术沙龙暨抚仙湖疫苗创新与发展 研讨会圆满举行

作者:科研处 发布时间:2024-11-15 17:02:19 浏览次数:

2024年11月1日至3日,“第97期协和学术沙龙暨抚仙湖疫苗创新与发展研讨会”在抚仙湖畔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香港大学、国药中生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多个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聚焦“疫苗抗原设计与人工智能”前沿领域进行交流与探讨,共谋发展。

本次研讨会的目的在于搭建高端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推动疫苗抗原设计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创新,探索人工智能在疫苗研发领域的全新应用路径,不断提升疫苗研发的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下简称“院校”)副院校长王健伟在会议中强调了疫苗研究的重要性,他指出,疫苗创新与发展是中国医学科学院的重要任务,对保障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与会各方通过这一创新发展与交流合作平台,面向国际前沿和人民健康需求,深入探讨疫苗研发前沿理论和技术、促进跨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聚焦系列主题,激发创新思维,凝练出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创新研究方向和指南,为我国疫苗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和提供新的增长点。

院校科技处副处长王卫强调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他谈到,高水平的科研创新需要学科的交融和思想的碰撞,希望与会专家利用学术沙龙的平台,深入研讨,激发新思想、新视角,激发出多学科的交叉合作,通过研讨科学问题、关键技术挑战和未来发展态势,能产生新点子和好点子、凝练和提出我国在该研究领域急需关注和解决的重要科学和技术问题。

领导发言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下简称“生物所”)所长王佑春介绍了生物所的疫苗研究历史及研究重点,体现了生物所在产学研用一体化方面的能力。他强调本次会议旨在汇聚领域内专家,促进疫苗设计领域的经验交流与创新,以提升疫苗设计的效率与质量。

生物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游丹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期待通过本次会议,加强创新疫苗的产学研融合,促进疫苗基础研究和创新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我国疫苗产业的创新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和学者围绕疫苗抗原设计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引导报告和专题发言,报告内容包括计算生物学在疫苗中的应用、流感疫苗的抗原进化和设计、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和疫苗研发、结构生物学应用、佐剂效应新型抗原等一系列前沿主题,针对引导内容大家进行了热烈讨论,内容涵盖新型蛋白设计、抗体水平与疫苗效率的关系、长效抗体与免疫原罪的特性与挑战,特别探讨了通过突变扫描技术、AI训练数据集等新技术优化抗原设计策略,通过抗原精准设计来提升疫苗的普适性及广谱性。

国药中生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李启明分享了计算生物学与结构生物学在疫苗研发的应用,包括蛋白质结构预测等技术,并展示了课题组在“计算+疫苗设计”的成果。通过诺如病毒、新冠病毒等案例,体现了AI在疫苗设计中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生物所所长王佑春阐述了流感病毒抗原进化的复杂性及广谱疫苗设计的挑战,同时展示了AI在疫苗研发中的应用前景。西湖大学Guomics团队介绍了AI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及新技术,包括其在疫苗研究和临床应用中的潜在应用。陈志伟教授概述了HIV疫苗研究的挑战,并探讨了AI技术在广谱中和抗体疫苗和T细胞疫苗设计中的应用,以及AI技术在疫苗设计领域的创新应用。

  嘉宾发言

通过讨论,促进了研究交流与创新思维碰撞,以人工智能、计算生物学、多组学、结构生物学等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快速发展对医学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大大拓展了人们对疾病流行和病原进化规律、以及疫苗设计理念及策略等的认知和研究手段,为疫苗研发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未来需要不断加强跨学科跨领域交叉融合与合作,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共同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

  热烈讨论

生物所所长王佑春为本次研讨会做了闭幕总结,再次表达了对与会嘉宾的感谢,希望此次会议促进疫苗领域的交叉融合创新,并期待明年再次相会,共同推动疫苗领域的持续发展。

终审:imbcams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