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于人类健康事业

共创人类健康财富

行业资讯

  • 2021-08-17

    2021-08-17 随着德尔塔变异株流行,全球疫情大幅反弹,我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上升;截至8月14日,全国现有本土确诊病例涉及16个省份,现有150个中高风险地区;国家卫生健康委派出20个工作组在地方督查指导工作…… 近期,全国出现多点散发疫情,我国疫情防控正面临2021年以来最为严峻复杂的防控形势。如何看待当前全国疫情防控的形势?采取哪些切实有效的措施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如何加快构筑最大疫苗免疫屏障?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围绕近期多点散发的疫情防控新形势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头等大事:深刻认识疫情防控就是“国之大者&
    查看更多
  • 2021-08-17

    2021-08-17 自2020年底首次在印度出现以来,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以极快的速度席卷了印度,并成为当前世界大部分地区流行的主要变异毒株。为何该毒株能够实现如此快速的传播? 目前研究发现,德尔塔毒株具有病毒载量高、病毒复制速度快、“突破感染”发生率高、重复感染风险高等特点。 中国广东省疾控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7月在医学论文档案网发表的一篇预印本论文指出,感染德尔塔毒株的人群从暴露于病毒环境中到首次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平均时间为4天,而原始毒株的平均时间是6天,这表明德尔塔毒株的复制速度更快。此外,德尔塔毒株感染者的首次检出病毒载量比原始毒株感染者高12
    查看更多
  • 2021-08-16

    2021-08-16 2021年7月,国家药监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实施办法(试行)》和《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行政裁决办法》。 早在5月1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已正式发布《中国上市药品专利信息登记平台》并开启公开测试,待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的办法实施后,测试期间已按要求登记的相关专利信息经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确认后公开,作为化学仿制药、中药同名同方药以及生物类似药申请人作出专利声明的依据信息。 在此,笔者梳理了我国专利发展情况、中美专利链接制度对比以及专利挑战相关案例,分享于此,供广大业内人士参考。 01 中国专利链接制度沿革
    查看更多
  • 2021-08-13

    2021-08-13 在我院科研管理处组织下,经过全院各部门和课题负责人共同努力,《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2019-2020年度科技报告》(详见附件)编纂完成,现予发布。报告较全面总结和展示了中检院2019-2020年度科技工作成效,供广大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人员和研究人员交流和参考。 科研管理处 2021年8月13日 【附件】 附件1: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2019-2020年度科技报告.pdf
    查看更多
  • 2021-08-12

    2021-08-12 当地时间8月11日,世卫组织举行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启动“团结试验”的下一阶段测试——“团结试验+”(Solidarity PLUS)。 在此阶段,世卫组织将新增测试3种药物:用于治疗严重疟疾的青蒿琥酯(artesunate)、用于治疗某种癌症的药物伊马替尼(imatinib)以及用于治疗免疫系统紊乱如克罗恩病的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这项测试将在全球52个国家的600余座医院内进行。 此前,世卫组织在全球层面发起“团结试验&rdquo
    查看更多
  • 2021-08-11

    2021-08-11 当德尔塔毒株来势汹汹,在三周内迅速蔓延至17个省市自治区后,一直追求“清零”的中国,开始了一场是否要 “与病毒长期共存”的激烈交锋。 先是7月31日,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医生张文宏发布的一条微博,称这次疫情是一次“压力测试”,并提到“我们曾经过的还不是最艰难的,更加难的是需要长期与病毒共存的智慧”。 事实上,张文宏并不是第一个提到“与病毒共存的专家”。 今年更早一些时候,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也说过,新冠疫情越来越呈现流感化的特点,人类可能要
    查看更多
  • 2021-08-10

    2021-08-10 新华社北京8月9日电(记者孙楠、马卓言)《“美国第一”?!美国抗疫真相》研究报告9日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发布。报告认为,病毒和人祸双重打击之下,美国新冠肺炎疫情至今未能得到有效控制,而美国政府在疫情防控、溯源调查等多方面反科学反常识,是其成为“抗疫失败国”的直接原因。 这份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太和智库、海国图智研究院联合研究并发布。 报告从“为党争不为生命”“反科学反常识”“制度失灵使疫情难控”“疫情加剧社会撕裂&r
    查看更多
  • 2021-08-09

    2021-08-09 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表示,一旦希腊字母用完,新的新冠变异毒株可以用星座来命名。 据英国天空新闻电视台报道8月8日报道,世卫组织新冠疫情技术部门负责人玛利亚·范克尔霍夫表示,世卫组织正在为新冠变异毒株寻找新的命名方式,以防24个希腊字母不够使用。范克尔霍夫表示,目前,该组织正在考虑以星座命名。 世界卫生组织5月31日宣布,从当天起,把最早在英国、印度等国发现的新冠变异病毒的名称改用希腊字母命名,主要是为了避免对相关国家造成污名化。依照新命名方式,最早在英国发现的B.1.1.7变异病毒改称为Alpha变异病毒;最早在南非发现的B.1.351改称
    查看更多
  • 2021-08-09

    2021-08-09 新华社北京8月9日电(记者田晓航)2021年8月9日至15日是我国第六个“中国过敏防治周”,今年的主题是“健康中国行动,防治严重过敏反应”。在北京协和医院等单位8日举办的“中国过敏防治周”公益活动中,权威专家表示,严重过敏反应可危及生命,每个国人均应了解严重过敏反应的急救知识。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会长尹佳介绍,严重过敏反应是一种速发的、可以危及生命的全身性过敏反应,其临床特征为致命的呼吸系统阻塞或循环系统衰竭,部分患者可以没有皮肤症状和循环系统的症状。严重
    查看更多
  • 2021-08-06

    2021-08-06 2020年注定是不同寻常的一年,新冠疫情肆虐导致多个产业发展出现停顿和衰退,但全球药物研发管线并没有出现萎缩,企业申报药品临床试验和生产/上市的热情也未曾减弱。 全球研发药品数量增势不减 根据新药研发监测数据库(CPM)显示,从2020年度全球药品研发数据看,排除已申报但目前处于排队等候或已暂停、终止阶段的药品研究,全球处于活跃研究状态的在研药物共1427例,获批上市药物共150例,两类药物数字均再创历年新高,总体呈现持续增长之势。可见尽管疫情当道,全球医药产业的研发动力仍然十分充沛。 (活跃研究状态指于2020年获批I期、II期、III期临床试验)
    查看更多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