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01
2021-04-01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朱书教授和耶鲁大学Richard A. Flavell教授受邀在《自然评论.胃肠病学和肝病学》上发表署名综述文章,系统总结了新冠患者胃肠症状,探讨了新冠感染导致肠道症状的可能机制。 新冠肺炎大流行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尽管新冠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和肺部的影像学改变,相当部分新冠患者的胃肠症状也被报道。同时,大约50%的患者存在粪便病毒脱落,并且粪便病毒RNA检测阳性可在呼吸系统试纸转阴后持续2星期以上。此外,多个研究从患者的粪便中成功分离了有感染性的新冠病毒颗粒。相应的,新冠病毒受体ACE-2在肠上皮细胞中异常查看更多 -
2021-04-01
2021-04-01 中新社上海3月1日电 (陈静 孙国根)记者1日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获悉,该中心专家发现了新冠肺炎患者重症发病能否恢复健康的关键因素:T细胞炎症状态和CD4+T细胞功能缺陷程度轻重。 据介绍,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卢洪洲教授、周晓辉教授传染病医学科研团队的这项研究对了解新冠病毒感染致病的免疫机制和指导新冠重症患者的临床救治具重要意义。该研究成果刊登在国际学术期刊《免疫学前沿》上。 卢洪洲解释,T细胞好比抗病毒前线的指挥官和一线战士,在人体与新冠病毒的斗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抗病毒中和抗体便如精准型导弹,可以防止病毒侵入人体细胞;而T细胞亚群中的CD4辅助性T细查看更多 -
2021-04-01
2021-04-01 中新网约翰内斯堡3月3日电 (记者 王曦)南非卫生部长穆凯兹和南非高等教育和科学创新部长恩齐曼迪3日在开普敦联合召开虚拟媒体吹风会。恩齐曼迪通报称,南非医学科研团队日前研究发现,感染新冠肺炎变异病毒的患者会产生免疫反应,从而使得他们免受新冠肺炎及其变异病毒的再次侵袭。 该研究由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研究创新和测序平台(KRISP)领导的科研团队完成,该团队于去年发现了序号为501Y.V2的新冠肺炎变异病毒。研究证实,该变异病毒具有更强的传播力,但不会引起更严重的症状。随后,南非政府向该科研团队提供了2500万兰特(约合人民币1250万元)资金,以对变异病查看更多 -
2021-04-01
2021-04-01 新华社伦敦3月10日电(记者张家伟 金晶)一个研究团队10日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英国发现的变异新冠病毒VOC 202012/01(又称B.1.1.7)与社区中成年新冠患者的更高死亡率有关。 B.1.1.7变异新冠病毒于去年下半年在英国发现。英国卫生部门表示,这种变异病毒传播能力更强。 本项研究中,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对比了英国社区中出现的新冠确诊病例相关数据。结果发现,在抽样调查的54906例确诊感染B.1.1.7变异新冠病毒的病例中,相关死亡病例为227例;另外抽样调查的54906例感染此前已有新冠病毒毒株的病例中,相关死亡病例为141查看更多 -
2021-04-01
2021-04-01 科技日报北京3月15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一项流行病学最新研究,南非科学家对该地新冠病毒变异株采取的超详细分析显示,2020年底在南非部分地区迅速成为新冠病毒主要毒株的一个新变异株,可能源自第一轮大流行结束后的东开普省海岸。该变异株能在多地迅速取代新冠病毒其他谱系,意味着它比其他毒株更具“优势”,而这种“优势”在于它的传染性更强。 南非第二轮新冠病毒大流行始于2020年10月左右,这轮疫情在东开普省、西开普省和夸祖鲁—纳塔尔省部分地区的传播速度尤其快,促使人们加强了基因组监测。查看更多 -
2021-04-01
2021-04-01 新冠病毒的变异株正在成为全球科学家持续追踪和研究的新焦点,它们对这场疫情究竟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一点眼下仍不明朗。 当地时间3月15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以“加快评审文章”(Accelerated Article Preview)形式在线发表了英国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学院的一项研究,题为“Increased mortality in community-tested cases of SARS-CoV-2 lineage B.1.1.7”。研究发现,最早在英国发现的新冠病毒(SARS-CoV-2)变查看更多 -
2021-04-01
2021-04-01 截至目前,尚无广泛可用的针对人类冠状病毒的特异性抗病毒疗法。瑞德西韦(remdesivir)表现出泛冠状病毒抑制潜能,并以缩短恢复时间为基础获得了FDA批准用于COVID-19的治疗。然而,该疗法并不理想,特别是对于COVID-19重症患者。 当地时间3月16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以“加快评审文章”(Accelerated Article Preview)形式在线发表了香港大学、美国桑德福伯纳姆普利比斯医学研究院等团队的一项研究,题为“Clofazimine broadly inhibits coronav查看更多 -
2021-04-01
2021-04-01 3月19日,《柳叶刀》在线发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等学者在武汉开展的第一项长期血清流行病学追踪调查,揭示了新冠感染者血清抗体动态变化规律。调查结果显示,在9542名受试者中,532人新冠病毒抗体呈阳性,经校正后,人群抗体阳性率为6.9%,这说明即便经疫情暴发,仍仅有小比例人群受染。在这些抗体阳性者中,有82%属于无症状感染者,且只有40%产生了中和抗体(可有效对抗病毒的功能抗体),而这部分人群仅占武汉人群的2.7%,这足以说明人群仍普遍缺乏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需防止大流行再发生。 血清抗体阳性率推算的感染人数高于确诊人数 此次研究是在2020年4月武汉查看更多 -
2021-04-01
2021-04-01 据美国《科学》杂志19日报道,美国和法国研究人员近日发布两份报告称,他们首次发现了狗和猫感染新冠病毒变异毒株B.1.1.7的证据,这是科学家首次在人体之外发现这种变异毒株。 自2020年12月以来,全球各地冒出多个新冠病毒变异毒株,这些毒株似乎更易传播或能逃避某些免疫反应。如英国新增新冠肺炎感染病例中,有95%的病例感染了B.1.1.7。 到目前为止,这些变异对宠物有何影响还是未知数。尽管全世界已有1.2亿多人感染新冠病毒,但只有少数宠物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可能因为没有人对它们开展检测。不过,这种情况可能改变。 在一项研究中,法国查看更多 -
2021-04-01
2021-04-01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新冠病毒抗体反应呈现明显年龄差异,10岁及以下人群反应最强。这或许是儿童新冠患者明显少于成人且症状较轻的原因之一。 美国康奈尔大学韦尔·康奈尔医学院研究人员分析纽约市一家医院2020年4月至8月将近3.2万份抗体检测结果,得出上述结论。其中,将近1200份来自未成年人。 法新社22日援引分析结果报道说,研究对象中,未成年人与成年人血清阳性率相近,分别接近17%和19%,意味着这些人感染过新冠病毒。研究人员将研究对象范围缩小至新冠检测呈阳性的85名儿童和3648名成人,进一步评估他们体内IgG抗体水平。 IgG抗体又称免疫球蛋查看更多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