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0-09
导读:这是全球首个在中重度RSV感染住院婴幼儿中成功开展的口服抗病毒药物三期临床试验。 2022年10月7日,爱科百发CEO邬征博士于2022年10月1日在英国贝尔法斯特召开的第12届国际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年会上,大会报告了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抑制剂爱司韦™(AK0529)在治疗RSV感染的住院婴幼儿中的三期临床试验(AIRFLO)积极结果。与安慰剂相比,爱司韦™达到了治疗症状评分(S&S Score)相较安慰剂组显著降低的主要终点,也达到了病毒载量降低的关键次要终点。 在AIRFLO试验中,爱司韦™显示出快速的临床效果,在治疗第3天,爱司韦™的症状评分与安慰剂组相比多改善了查看更多 -
2022-10-09
本期文章:《科学》:Volume 377 Issue 6614 美国哈佛医学院Marcia C. Haigis研究团队发现,肿瘤代谢物D-2HG改变T细胞的代谢来损害CD8+T细胞功能。相关论文发表在2022年9月30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比较了副代谢物D-2-羟基戊二酸(D-2HG)和它的对映体L-2HG,发现肿瘤衍生的D-2HG被CD8+T细胞吸收,并以急性和可逆的方式改变了它们的代谢和抗肿瘤功能。研究人员确定糖酵解酶乳酸脱氢酶(LDH)是D-2HG的分子靶点。D-2HG和对LDH的抑制驱动了一种代谢程序和免疫CD8+T细胞特征,其特征是细胞毒性降低和干扰素-γ信号受损,这在人查看更多 -
2022-10-09
本期文章:《科学》:Volume 377 Issue 6614 荷兰癌症研究所Thijn R. Brummelkamp团队发现,肌动蛋白的成熟需要ACTMAP/C19orf54蛋白酶。相关论文于2022年9月30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 据研究人员介绍,蛋白质的合成一般从一个甲硫氨酸开始,并在翻译过程中被去除。然而,细胞质肌动蛋白违背了这一规则,因为它的合成涉及到翻译后由一种身份不明的酶对乙酰化甲硫氨酸的非经典切除。 研究人员确定C19orf54,即ACTMAP(肌动蛋白成熟蛋白酶),就是这种酶。它的敲减导致小鼠细胞骨架在所有组织中都是由不成熟的肌动蛋白分子组成。然而,在骨骼肌中,肌节肌查看更多 -
2022-10-09
本期文章:《细胞》:Online/在线发表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Uri Gophna等研究人员合作发现,全球RNA病毒库的扩展揭示出不同的噬菌体支系。相关论文于2022年9月28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研究人员挖掘了5150个不同的元转录组,并发现了>250万个RNA病毒等位点。对>33万个依赖RNA的RNA聚合酶(RdRP)分析表明,这一扩展相当于已知RNA病毒多样性的5倍。基因内容分析显示了以前在RNA病毒中没有发现的、与病毒-宿主相互作用有关的多个蛋白质结构域。扩展的RdRP系统发育支持五个已建立分类门的单系性,并揭示了两个假定的额外噬菌体门和许多假定的额外类和目。查看更多 -
2022-10-09
近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Lineberger综合癌症中心的JennyP.Y.Ting团队与YuliyaPylayeva-Gupta实验室合作,首次揭示STING通路的新型免疫逃逸机制。这项研究于10月5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 近年来,免疫疗法已经彻底改变了癌症治疗领域,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不会对免疫疗法产生反应。在冷肿瘤或者实体瘤中,预先存在的抗肿瘤免疫群体不足,是免疫疗法治疗反应的重要障碍。 cGAS/STING通路是识别放疗、化疗过程中产生的损伤相关分子以及细胞内异常DNA的重要途径之一。临床前研究表明,STING信号活化可激活抗肿瘤杀伤性细胞的免疫应答反应,促进大量细胞因子查看更多 -
2022-10-09
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6月至8月期间,在欧盟国家野生鸟类中检测到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大西洋沿岸海鸟的繁殖地受到的影响尤其严重。该研究报告称,与2021年同期相比,今年6月至9月在家禽养殖场发生的感染数量是去年的五倍,在此期间有190万只农场家禽被扑杀。 欧洲疾控中心表示,动物中的流感疫情可能对养殖业产生严重的经济影响,并可能对公共健康构成威胁,因为这种病毒的某些变体可以传播给人类。该卫生机构评估,对于普通人来说感染风险较低,对于经常接触禽鸟类的人,如农场工人,存在低至中等风险。查看更多 -
2022-10-09
寨卡病毒是一种主要由媒介伊蚊(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等)传播的黄病毒。近日,南方医科大学教授陈晓光团队研究发现寨卡病毒而非登革病毒-2可以通过血餐和人工尿液感染骚扰阿蚊,被感染的蚊子可以通过叮咬将寨卡病毒传播给乳鼠。相关研究发表于《贫困所致传染病(英文)》(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 骚扰阿蚊隶属于库蚊亚科,在形态学和遗传系统发生分类上更接近伊蚊属蚊虫。骚扰阿蚊兼吸人血和畜血,可传播多种病原体,包括寄生虫和病毒,如丝虫和日本脑炎病毒。已有学者相继从中国贵州省和泰国等地野外捕获的骚扰阿蚊样本中检测和分离出寨卡病毒,这些发现引起了人们对骚扰阿蚊是否可传播寨卡病毒的查看更多 -
2022-10-09
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博士高亚、教授田金徽和青年研究员葛龙牵头,与来自12个国家的30名研究人员共同合作,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对埃博拉病毒病治疗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循证研究。研究成果《特定药物治疗方法治疗埃博拉病毒病疗效的系统评价和网状meta分析》于近日在《柳叶刀—微生物》杂志在线发表。 埃博拉病毒是世界上最高级别的病毒之一,其导致的埃博拉病毒病的死亡率位于25%至90%之间,平均死亡率为50%。接种疫苗、早期发现病例和支持性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但2021年爆发的埃博拉病毒病的死亡率仍然高于50%。目前,特定药物治疗方法对埃博拉病毒病的疗效尚不清楚。课题组的研究旨在支持世界卫生组织查看更多 -
2022-10-09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将于北京时间10月3日17:30左右公布。按照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 Nobel)的遗嘱,该奖将颁发给“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做出最重要发现的人”。 诺贝尔奖官网显示,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将于北京时间10月3日17:30左右公布。按照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 Nobel)的遗嘱,该奖将颁发给“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做出最重要发现的人”。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自1901年开始颁发。从1901年到2021年,共产生112个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共计224人获得奖励。其中,12位是女性。 迄今为止,最年轻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是弗雷德里克·班查看更多 -
2022-09-30
9月29日0-24时,全省新增确诊病例6例,其中安宁、西山在集中隔离点各发现2例,瑞丽在集中隔离点和非闭环管理重点人员中各发现1例。 现有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5例。累计确诊病例169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683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2022年9月29日24时,全省现有确诊病例6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343例,累计死亡病例2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406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00178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053人。 全省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9例,其中境外输入4例;西山在集中隔离点发现9例、闭环管理重点人员中发现1例,安宁在集中隔离点发现4例,瑞丽在集中隔离点发现7例、在非闭环管理重点查看更多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