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于人类健康事业

共创人类健康财富

图情资讯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 2022-08-15

    8月14日0-24时,全省新增确诊病例3例,均为境外输入。 现有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5例。累计确诊病例1599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584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2022年8月14日24时,全省现有确诊病例1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215例,累计死亡病例2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233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86665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427人。 全省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鹤庆县)。解除医学观察3例,尚在医学观察38例(境外输入27例)。
    查看更多
  • 2022-08-15

    8月14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770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78例(北京16例,广东15例,上海11例,黑龙江6例,山东6例,四川6例,福建5例,吉林3例,云南3例,陕西3例,内蒙古2例,辽宁2例),含1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山东3例,北京2例,辽宁2例,广东2例,四川2例);本土病例692例(海南582例,西藏69例,广东12例,浙江8例,福建6例,青海3例,内蒙古2例,重庆2例,四川2例,上海1例,江苏1例,江西1例,河南1例,陕西1例,新疆1例),含48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西藏24例,海南13例,浙江6例,广东2例,四川
    查看更多
  • 2022-08-15

    8月11日,中国生物制药发布盈利预警公告称,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由于一联营公司财务表现低于去年同期,使得集团归属于母公司持有者应占盈利较去年同期减少最多约78%至约人民币18.71亿元。期内应占联营公司盈利减少,但集团主营业务表现符合预期,业绩同比稳定增长。 据此前披露的信息推测,该公告所指的联营公司,应该为中国生物制药持有15.03%股权的科兴中维。 图片来源:上交所官网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生物制药刚刚更换了高管,由“95后”新一代接任中国生物制药首席执行官。 2022年7月27日晚间,中国生物制药发布一则人事变动公告,其董事会宣布,李一先生因有意专注于其他事业发展已辞任本
    查看更多
  • 2022-08-15

    8月9日,FDA为Jynneos疫苗授予了紧急使用授权(EUA),允许18岁及以上的猴痘感染高风险患者皮内注射该疫苗,即每次使用原有剂量的五分之一注射进皮层之间的狭窄空间。该措施可使疫苗剂量总数增加五倍,以应对猴痘疫苗供应不足的情况。 2019年,FDA批准Bavarian Nordic公司生产的Jynneos(MVA-BN)疫苗上市,用于在18岁以上的高危成年人群中预防天花(smallpox)和猴痘(monkeypox)感染,分两次皮下注射接种,每次剂量0.5毫升,两次间隔四周(28天)。Jynneos是美国FDA批准的唯一一款非复制型天花疫苗,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获批的猴痘疫苗。 对于18岁
    查看更多
  • 2022-08-15

    导读:随着新冠大流行的发展,很多人肯定有很多疑问,“怎样快速知道是否感染?”“自身体内有抗体吗?”“感染上的新冠病毒属于哪种毒株?”等等。现今,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新冠病毒诊断仪,或许可以快速回答以上问题。 近日,海南三亚、西藏拉萨等地区再次暴发局部新冠疫情,而同时也正值多地高温天气多发,居民需冒着高温天气出门排队做核酸,医护需穿着防护服顶着烈日为居民做核酸。如此一来,所有人都承受着精神和身体的极大压力。有没有一种便携式诊断设备,使居民无需出门便可高效检测新冠病毒呢? 有了这款便携式诊断仪,或许不用再排队做核酸 根据Medical Xpress报道,来自哈佛大学的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明信片大小的新
    查看更多
  • 2022-08-15

    本期文章:《自然》:Online/在线发表 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Malcolm F. White、格拉斯哥大学Laura Spagnolo等研究人员合作发现,环化核苷酸诱导的螺旋结构激活一种TIR免疫效应子。相关论文于2022年8月10日在线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据研究人员介绍,环化核苷酸信号是所有生命领域中抗病毒防御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病毒感知激活核苷酸环化酶,产生第二信使,导致效应蛋白的激活。这以起源于细菌的后生动物中的cGAS-STING先天免疫途径为例。这些防御系统需要一个传感器结构域来结合环化核苷酸,并经常与一个效应结构域相连接,一旦被激活,就会通过破坏基本的生物分子而导致细胞死亡。
    查看更多
  • 2022-08-15

    本期文章:《自然》:Online/在线发表 澳大利亚加文医学研究所Cecile King研究小组发现,逆转座元件Lx9对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起刹车作用。该研究于2022年8月10日在线发表于国际一流学术期刊《自然》。 研究人员表明,CRISPR-Cas9介导的可转座元件(即LINE-1逆转录转座子Lx9c11)在小鼠中的删除导致了对病毒感染的夸张和致命的免疫反应。Lx9c11对一种非编码RNA(Lx9c11-RegoS)的新生至关重要,这种RNA能调节Schlafen家族的基因,减少高炎症表型并挽救病毒感染的Lx9c11-/-小鼠的死亡。这些发现提供了证据,证明可转座元件可以控制免疫系统,从而利
    查看更多
  • 2022-08-15

    中新网上海8月14日电(陈静 钟轩)结直肠癌是一种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探索开发更好的风险预测工具,协助早期识别出高风险青年肠癌患者,并建立更好的筛查策略,已成为目前青年肠癌临床诊断研究的重点。 记者14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最新研究发现,发病年龄小于50岁的青年肠癌(早发性肠癌)与发病年龄大于50岁的老年肠癌(迟发性肠癌),在肠道菌群谱、代谢谱、细菌酶基因谱改变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据悉,基于相关标志物开发的诊断模型,医生未来有望通过粪便样本,实现对青年肠癌高危人群和患者的早期筛查和精准检测,进一步推动基于菌群的诊断策略在临床一线的转化和应用。 据悉,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2科马延磊教授领
    查看更多
  • 2022-08-15

    中新网广州8月15日电 (记者 程景伟)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近日在广州以线上线下方式,举行以“中国哮喘/鼻炎患者主要致敏原十年变化”为主题的研讨会,会上发布了《2008年至2018年中国过敏性哮喘/鼻炎患者环境及致敏情况变化》研究论文。 据介绍,此次研究地域覆盖全国26个城市,共纳入5000多名年龄在5岁至65岁的过敏患者。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对此次研究结果作了进一步解读。他表示,过去10年中,尘螨仍然是鼻炎和哮喘患者中最常见的过敏原。 他指出,在中国哮喘和鼻炎患者中,螨(屋尘螨、粉尘螨和热带螨)、花粉(杨树、豚草和艾蒿)及动物(狗毛)的致敏率显著增加;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做
    查看更多
  • 2022-08-12

    8月11日0-24时,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系德钦县在区域协查推送人员核酸检测中发现。 现有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7例。累计确诊病例159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579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2022年8月11日24时,全省现有确诊病例1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210例,累计死亡病例2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230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85779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046人。 全省新增无症状感染者4例,均为境外输入。解除医学观察7例,尚在医学观察51例(境外输入36例)。
    查看更多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