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于人类健康事业

共创人类健康财富

图情资讯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 2021-04-19

    2021-04-19 新华社雅典4月16日电(记者于帅帅)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主任克卢格16日在希腊首都雅典表示,合作与疫苗是全球战胜新冠疫情的唯一途径。 克卢格于15日抵达雅典,随后出席世卫组织设立的雅典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中心揭幕仪式。他于16日与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举行了会晤。 据希腊媒体报道,克卢格在会晤中表示,合作与疫苗是全球战胜新冠疫情的唯一途径。他呼吁各国扩大疫苗接种的规模,希望民众增强对疫苗接种的信心。他还说,当前全球每年约有800万人因护理不善而死亡,欧洲民众需要得到更好的护理。雅典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中心将成为一个创新枢纽,所有欧洲国家都可以从中受益。 米佐
    查看更多
  • 2021-04-19

    2021-04-19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17日电(记者 张尼)“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根据医学发展规律和趋势,亟待建立完善的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并设立专门的国家医学健康科学基金。”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17日在北京表示。 17日,以“擘画新时代国家医学创新体系及核心基地建设蓝图”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医学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同期召开“2021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全体会议”及“2021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开放型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会议”。 中国
    查看更多
  • 2021-04-19

    2021-04-19 4月18日,中国医学发展大会发布了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 进入21世纪,我国医学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是什么? 基于1000篇我国学者发布的高影响力外文文献、4000篇高影响力中文文献、在我国获批的15万余个药品和8万余个医疗器械、我国学者申请并获授权的22万余个专利的基础数据,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专业研究机构通过建立模型,进行严格的数据清洗、指标排序、广泛聚类调研,最终选出300余项成果。在此基础上,经多轮专家咨询和讨论,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评议推选,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执行委员会终评,最终选出2项重要医学成就。 “新冠疫情之后,医学对于
    查看更多
  • 2021-04-19

    2021-04-19 4月1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1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海南4例,广东2例,云南2例,天津1例,上海1例,陕西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在上海)。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0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33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1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241例(其中重症病例6例),现有疑似病例4例。累计确诊病例5515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5274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4月18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315例
    查看更多
  • 2021-04-19

    2021-04-19 新华社日内瓦4月18日电(记者刘曲)世界卫生组织18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140322903例。 世卫组织网站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18日14时35分(北京时间20时35分),全球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809004例,达到140322903例;死亡病例增加11481例,达到3003794例。
    查看更多
  • 2021-04-19

    2021-04-19 2021年4月19日,由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牵头组织,中国昆虫学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同济大学国家创新发展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中关村药谷生物产业研究院、中关村玖泰药物临床试验技术创新联盟等多家单位联合编制的《生命科学领域技术研究成果》(以下简称“蓝皮书”)在京发布。 “蓝皮书”指出,我国生命科学创新研究和医药产业化已成为我国重要软实力,在本次疫情防控和疫苗外援中为全球疫情控制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凸显出生命科学和产业在全民健康保障和国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在高速发
    查看更多
  • 2021-04-19

    2021-04-19 2020年度第十三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的各项评审工作已圆满结束。本届谈奖共有89位申请者入围函评和会评环节,其中成就奖申请者8人,国际合作奖申请者2人,临床医学奖申请者21人,产业化奖申请者7人和创新奖申请者21人。2021年2月25日,谈家桢生命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完成评审工作,确认产生17位获奖候选者并公示。2021年4月9日,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委员会会议最终确认获奖者名单,成就奖获奖者2人,国际合作奖获奖者1人,临床医学奖获奖者3人,产业化奖获奖者1人和创新奖获奖者10人,名单如下。第十三届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颁奖典礼将于2021年6月19
    查看更多
  • 2021-04-16

    2021-04-16 4月15日0至24时,我省新增确诊病例1例,在重点人群筛查中从集中隔离点发现。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均为本土病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例(1例为本土,1例为境外输入)。 截至4月15日24时,我省现有确诊病例84例(境外输入4例,本土80例),无症状感染者22例(境外输入3例,本土19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和医学观察。 新增确诊病例: 女,24岁,中国籍,普通型
    查看更多
  • 2021-04-16

    2021-04-16 新发病毒在人类历史上不断出现,累计已造成数千万人死亡。当前,气候变化和全球化都为病毒传播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未来,新发病毒的暴发可能更为频繁。因此,开发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尤其是针对不同病毒中的保守靶点的广谱抗病毒药物,来对抗未来可能暴发的新发和再现病毒是目前学术界以及产业界普遍关心的议题。   2021年3月18日,复旦大学姜世勃/陆路团队以及上海科技大学杨海涛研究员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Antivirals with common targets against highly pathogenic viruses 的综述论文。   
    查看更多
  • 2021-04-16

    2021-04-16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研究所、海德堡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海德堡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首次成功地对转运到被感染细胞的细胞核的过程中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俗称艾滋病病毒)进行了成像。通过成像获得的电子断层图像显示了这种病毒的蛋白包膜通过核孔---细胞核周围膜上的开口,允许分子进出。他们发现,这种病毒完好无损地通过核孔,只是在细胞核内破裂,并在那里释放它的遗传信息。这阐明了这种病毒的遗传物质整合到被感染细胞基因组中的一个重要机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2月18日的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one-shaped HIV-1
    查看更多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