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于人类健康事业

共创人类健康财富

图情资讯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 2021-04-12

    2021-04-12 目前,多种具有免疫逃逸能力的新冠突变病毒株在世界各地出现和传播。已有新冠疫苗对这些突变株是否仍然有效是科研人员急切想要回答的问题。日前,佛罗里达大学和巴西圣保罗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预印本网站medRxiv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在P.1突变病毒株流行的巴西马瑙斯(Manaus),接种北京科兴中维生物(Sinovac)联合多家合作单位开发的灭活疫苗CoronaVac的医务工作者的真实世界数据分析显示,接种一剂CoronaVac十四天后,对出现症状的COVID-19的保护效力达到49.5%。 在这项回顾性研究中,研究人员对在2021年1月19日-3月25日之间,在玛瑙斯
    查看更多
  • 2021-04-12

    2021-04-12 2021年4月9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研究院重组新冠病毒疫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件。这是继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两款新冠灭活疫苗后,又一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获批临床,成为中国生物第三款新冠疫苗。 重组新冠病毒疫苗是基于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蛋白)受体结合区(RBD)的天然结构特征,运用结构生物学、计算生物学自主设计研发,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工程细胞株,重组表达抗原蛋白,靶点明确,针对性强。免疫后可诱导机体产生针对性中和抗体,从而阻断病毒与受体细胞的结合,发挥保护作用。 基因重组蛋白疫苗技术路线成熟,适于规模化生产,在制备全过程中不涉及活病毒及其
    查看更多
  • 2021-04-12

    2021-04-12 导读:目前,阿斯利康疫苗在德国一般被用于60岁以上人群。 根据德国保罗·埃尔利希研究所的报告,迄今为止德国共发现42例接种阿斯利康疫苗后的静脉血栓病例,另外还有23例出现血小板减少症。 在42例血栓病例中,有35例为20-63岁的女性病例。根据德国疾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的报告,接种阿斯利康疫苗的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产生血栓问题。共有8人疑似因血栓问题死亡,其中5名女性,3名男性。 目前,阿斯利康疫苗在德国一般被用于60岁以上人群。
    查看更多
  • 2021-04-12

    2021-04-12 “大家要关注mRNA疫苗,它给人类提供了无限的思考。”4月10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在2021全国疫苗与健康大会上呼吁,mRNA技术对传染病、艾滋病、遗传病、罕见病、肿瘤将提供各种机会,希望在研发经典传统疫苗的时候,考虑到 mRNA疫苗可能给人类带来的收益。 4月10日-11日,2021全国疫苗与健康大会在四川成都举行,高福在大会上发表了《新冠疫苗免疫策略与实践》的演讲报告。 高福在报告中表示,一定要关注mRNA疫苗,不能因为我国现在已经有了几种新冠病毒疫苗,而忽略了mRNA疫苗。需要创新思维,创造性地做出mRNA疫苗。
    查看更多
  • 2021-04-12

    2021-04-12 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徐鹏航、陈席元)新冠病毒疫苗保护期多长?保护期是否只有半年?新冠病毒变异了怎么办?中疾控专家回应:半年保护期后仍会有一定效力,疫苗对现有变异株仍有一定保护力。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邵一鸣表示,所谓半年保护期只是说一部分人半年后中和抗体会下降,这部分人拥有低的中和抗体,如果一旦被病毒感染,大量记忆细胞会被唤醒,产生免疫力。“这跟从来没打过疫苗的人的免疫力是不一样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冯子健表示,目前,我们在疫苗保护期、持久性这方面的数据都不够充分,这是因为从疫苗实验到上市也就半年左右的时间,能够供我
    查看更多
  • 2021-04-12

    2021-04-12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此前曾拨款约1.9亿美元,以支持体细胞基因组编辑(SCGE)联合会的研究。据英国《自然》杂志在线版近日刊登的文章,NIH与SCGE联合会日前发起人类体细胞基因组编辑计划,在开发新技术、确定人类细胞中基因组编辑的功能及后果的同时,秉持严谨且创新的方法,对各种技术加以验证,以加速科学界对多种疾病新疗法的临床开发。 遗传因素是导致人类大多数疾病的“罪魁”,其中既包括遗传性疾病,也包括传染性疾病和许多恶性疾病。这也是生物医学界一直以来希望修改病人基因组纠正突变,让入侵病原体基因组失效的根本原因。 目前,基因疗法正取得
    查看更多
  • 2021-04-12

    2021-04-12 活细胞内蛋白质冷凝物的荧光显微镜图像。 图片来源:Weitz lab, Harvard University 近日,科学家发现,Netflix、亚马逊和Facebook使用的强大算法可以“预测”癌症和阿尔茨海默氏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物学语言。 研究人员将数十年研究产生的大数据输入到一个计算机语言模型中,以检验人工智能能否比人类做出更先进的发现。英国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的学者发现,机器学习技术可以解读癌症、阿尔茨海默氏症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物语言”。 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未来
    查看更多
  • 2021-04-12

    2021-04-12 当地时间4月10日,挪威广播电视公司(NRK)报道称,挪威的研究指出,阿斯利康疫苗与血栓之间存在关联,但研究人员仍然不知道疫苗中的哪些物质会触发这种副作用。该研究人员研究了5名32至54岁的挪威患者,他们在接种阿斯利康疫苗后的10天里都出现异常的血栓现象,同时血小板数值偏低,并有3名患者死亡。 该研究已经于9日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结果表明,5位患者的共同点是血小板因子4(PF4)和聚阴离子的复合物的抗体水平都非常高,这些类型的抗体可以激活并导致血小板数值低,研究人员将其称为疫苗诱导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VITT)。 特罗姆瑟UNN研究小组的首席医
    查看更多
  • 2021-04-12

    2021-04-12 中新网4月11日电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1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在会上表示,个别人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了心因性反应,可能跟在接种疫苗前、接种疫苗过程中、接种疫苗之后紧张或者心理焦虑有一定关系。大家在接种疫苗过程中不需要过度焦虑。 会上,有记者提问称,一些大学女生特别关心疫苗接种的问题,比如接种了新冠疫苗之后是否会影响HPV疫苗接种的效果?还有一些女生比较担心自己体质比较弱,接种之后会出现头晕、恶心、发烧等不适症状,请专家解读一下。 王华庆指出,疫苗能不能同时接种,涉及到疫苗间隔的问题。过去主要基于以往经验考虑两点:一是它是不是减
    查看更多
  • 2021-04-12

    2021-04-12 中新社北京4月11日电 (马帅莎)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11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指出,新冠疫苗需要接种比例达到人群的70%、80%,才能产生群体保护效果,这也是为什么全球各国都在大力推广疫苗接种的原因。 他表示,从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疫情的信息更新中可以看到,在今年1、2月份,全球疫情出现了一段下降回落,随后全球疫情总体又出现了反弹回升,比较突出的像印度、巴西。智利的疫情从去年12月份到今年4月份一直处于上升阶段:去年12月初,每日报告数大约在2000例左右,到今年4月初,每日报告数达到了8000。智利从2月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查看更多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