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0-20
科技日报北京10月19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40多年来,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一直在努力寻找治疗艾滋病(AIDS)的方法,但还未取得成功。现在,由丹麦奥胡斯大学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找到一种增强人体自身抗击艾滋病病毒(HIV)能力的方法。相关论文17日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上。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向治愈艾滋病迈出的重要一步。 目前,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主要用于治疗HIV和预防AIDS的发作,这种疗法可以抑制血液中的病毒数量,并部分恢复免疫系统。然而,如果停止ART疗法,血液中的病毒数量在几周内就会上升到治疗开始前的水平。这是因为HIV隐藏在人体某些免疫细胞的基因组中,而这项研究正是针对这些细查看更多 -
2022-10-19
10月18日0-24时,全省新冠肺炎疫情情况如下: 新增境外输入感染者6例,均为无症状感染者(航空输入4例,陆路输入2例)。 新增省内感染者32例,其中确诊病例2例(瑞丽),无症状感染者30例(瑞丽22例,勐海4例,盈江2例,陇川2例)。 已公布的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1例(瑞丽)。查看更多 -
2022-10-19
10月1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4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3例(福建16例,广东12例,四川7例,北京3例,内蒙古2例,江苏1例,山东1例,陕西1例),含10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四川4例,福建2例,北京1例,内蒙古1例,江苏1例,山东1例);本土病例204例(广东50例,北京34例,内蒙古24例,山西22例,陕西20例,浙江11例,河南10例,湖南7例,新疆6例,四川5例,云南3例,江苏2例,广西2例,贵州2例,西藏2例,黑龙江1例,上海1例,福建1例,重庆1例),含14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内蒙古4例,四川3例,北京1例查看更多 -
2022-10-19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脑部肿瘤。在正常生理条件下,GBM利用葡萄糖作为主要能量物质来源支持肿瘤细胞的快速增殖,此外,其他营养物质如果糖、氨基酸和脂肪酸等也可作为GBM的能量来源。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果糖的过量摄取与肿瘤恶性进展密切相关。哺乳动物细胞中,果糖代谢通路与葡萄糖代谢通路的起始阶段不同,GLUT5(由SLC2A5基因编码)负责把果糖转运进入细胞,在细胞中果糖被ketohexokinase磷酸化转化成1-磷酸果糖,随后aldolase B将一分子1-磷酸果糖裂解为一分子甘油醛和一分子磷酸二羟丙酮,两者分别通过被tri查看更多 -
2022-10-18
10月17日0-24时,全省新冠肺炎疫情情况如下: 新增境外输入感染者5例,均为航空输入,其中确诊病例3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 新增省内感染者33例,其中确诊病例6例(瑞丽3例,镇雄2例,河口1例),无症状感染者27例(瑞丽20例,勐海5例,盈江、芒市各1例)。查看更多 -
2022-10-18
10月17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50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2例(福建13例,广东11例,四川4例,北京3例,天津3例,云南3例,内蒙古2例,上海1例,山东1例,重庆1例),含7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四川3例,福建2例,北京1例,广东1例);本土病例208例(山西46例,广东36例,内蒙古17例,湖南16例,北京14例,江苏11例,陕西9例,浙江8例,四川8例,新疆8例,河南6例,云南6例,湖北5例,黑龙江4例,辽宁3例,宁夏3例,广西2例,重庆2例,西藏2例,上海1例,山东1例),含20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山西5例,内蒙古查看更多 -
2022-10-18
组织纤维化是很多慢性疾病的终末表现形式,且严重的组织纤维化可以发生在几乎任何器官中。在慢性损伤的刺激下,被激活的纤维化细胞可转化为成纤维细胞,产生并积累大量的细胞外基质,受伤组织逐渐发生纤维化。然而,目前能够针对纤维化细胞而不伤害健康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疗法极其有限,导致包括肝纤维化和肺纤维化在内的纤维化疾病成为全球健康问题之一。 2022年9月15日,来自瑞士苏黎世大学解剖研究所的Christian Stockmann课题组(共同一作为Michal Sobecki、陈靖和Ewelina Krzywinska)在Cell Stem Cell发表研究论文Vaccination-based查看更多 -
2022-10-18
近年来,随着RNA测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哺乳动物体内超过10万条长非编码RNA(LncRNA)被发现,并以细胞和组织特异、时空以及亚细胞分布特异等形式存在,参与调控基因表达。研究手段和技术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对长非编码RNA的认知,然而对于长非编码RNA生命周期与功能机制的全方位解码还远未完成。 2022年10月6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研究员受邀在Nature Method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Towards higher-resolution and in vivo understanding of lncRNA biogen查看更多 -
2022-10-18
导读:制药两巨头强强联合,癌症疫苗研发曙光初现。 当地时间10月12日,莫德纳与默沙东联合宣布,默沙东根据现有的合作和许可协议的条款,行使了联合开发和商业化个性化癌症疫苗(PCV)mRNA-4157/V940的选择权。目前,mRNA-4157/V940正在与默沙东的抗PD-1疗法KEYTRUDA联合进行评估,作为莫德纳正在进行的2期临床试验中高危黑色素瘤患者的辅助治疗。根据协议,默沙东将向莫德纳支付2.5亿美元。 黑色素瘤是最具侵袭性的皮肤癌,生长迅速,死亡风险最高,其仅占所有皮肤癌的1%左右,但却导致大多数与皮肤癌相关的死亡。由于黑色素瘤的生长速度迅速,治疗时间延迟可能就意味着生与死的差异。查看更多 -
2022-10-18
“从整个人群角度,延迟和推迟、拒绝接种会导致接种率低,让本来可以控制的疾病没有得到控制,有很多人会面临得病的风险。”近日,在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召开的疫苗犹豫主题研讨会暨疫苗相关重要议题的战略传播项目第二期研讨会上,中国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高级顾问兰斯·罗德沃尔德博士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仅在2021年,就有2500万儿童未能通过常规免疫服务接种一剂或多剂百白破疫苗,这也将给各地的卫生系统带来更大的挑战。 成因复杂 其实,早在2019年世卫组织就把疫苗犹豫列为全球健康的十大威胁之一。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卫生学系主任兼卫生检验系主任崔富强指出,公众的疫苗接种决策是根据自身患疾病的查看更多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