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9-06
本期文章:《细胞》:Online/在线发表 美国哈佛医学院George M. Church团队开发出在细菌和人类细胞中进行可编程细胞组装的平台。相关论文于2022年9月1日在线发表在《细胞》杂志上。 研究人员展示了"helixCAM",一个通过在细胞表面呈现盘状线圈肽来设计合成细胞粘附分子(CAM)的平台。基于卷曲螺旋相互作用原理,研究人员建立了一套合理设计的helixCAM库,从而发现了更多高性能的helixCAM对。研究人员将这个helixCAM工具箱应用于各种多细胞工程应用,如球状分层、粘附细胞靶向和表面图案化。 据介绍,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信号传递和创造结构是不可缺少的。引导精确的细查看更多 -
2022-09-06
本期文章:《自然—方法学》:Online/在线发表 美国哈佛大学Fei Chen和Rafael A. Irizarry团队共同合作近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他们报道了空间转录组差异表达的细胞类型特异性推断方法。相关论文于2022年9月1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方法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介绍了一种统计方法,即差异表达的细胞类型特异性推断法(C-SIDE),它在空间转录组学中识别细胞类型特异性差异表达(DE),从而解释其他细胞类型的定位。研究人员将基因表达建模为跨细胞类型的对数线性细胞类型特定表达函数的混合。C-SIDE的框架适用于许多情况:由于病理学、解剖区域、细胞间相互作用和细胞微环境导致的DE。 此查看更多 -
2022-09-06
本期文章:《自然—方法学》:Online/在线发表 美国普渡大学Daisuke Kihara课题组的最新研究利用冷冻电镜(cryo-EM)图完成了对蛋白质模型中残基局部质量估计。相关论文于2022年8月11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方法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了研发了一种方法,可识别冷冻电镜图中氨基酸残基的潜在错误分配,包括沿其他正确主链轨迹的残基移位。该算法名为DAQ,可计算局部密度对应于不同氨基酸、原子和二级结构的可能性,通过深度学习估计,并评估蛋白质结构模型中氨基酸分配与该算法评估的一致性。当DAQ应用于蛋白质数据库中源自相同密度图的不同模型结构时,在较新版本的模型中观察到DAQ得分明显查看更多 -
2022-09-06
本期文章:《自然—方法学》:Online/在线发表 美国密歇根大学Yang Zhang团队近期取得重要工作进展,他们研究开发了US-align平台,可用于蛋白质、核酸和大分子复合物的通用结构排列比对。相关论文2022年8月29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方法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开发了第一个通用平台US-align,以统一排列不同大分子(蛋白质、RNA 和DNA)的单体和复杂结构。该管道建立在统一的TM评分目标函数与启发式对齐搜索算法相结合的基础上。大规模的基准测试表明,在不同分子的成对和多重结构比对中,US-align优于最先进的方法。 详细分析表明,US-align的主要优势在于通过有效的启发式搜查看更多 -
2022-09-06
本期文章:《自然—方法学》:Online/在线发表 香港中文大学Ho Ko和Hei Ming Lai合作近期取得重要工作进展,他们研究提出了用于热加速深度免疫染色的抗体稳定化方案。相关研究成果2022年9月1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方法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简单、便于推广的化学方法,用于稳定成品抗体的热变性和化学变性。他们证明了稳定的抗体(称为SPEAR)可以承受长达4周的55°C连续高温和苛刻的变性剂,并将这种方法应用于33种经过测试的抗体。SPEARs能够灵活地应用热循环和变性剂,以动态调节它们的结合动力学、反应平衡、大分子扩散和聚集倾向。 研究人员特别表明,SPEARs 允许使用热查看更多 -
2022-09-06
本期文章:《科学》:Online/在线发表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Bostjan Kobe、格里菲斯大学Thomas Ve等研究人员合作揭示环ADP核糖异构体的生产、化学结构和免疫信号传递。相关论文于2022年9月1日在线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表示,环ADP核糖(cADPR)异构体是由细菌和植物Toll/白细胞介素-1受体(TIR)结构域通过NAD+水解产生的信号分子。 研究人员表明,v-cADPR(2′cADPR)和v2-cADPR(3′cADPR)异构体通过ADPR中核糖分子之间的O-糖苷键形成而环化。产生2′cADPR的TIR结构显示了导致活性组装的构象变化,这与Toll样受体适应查看更多 -
2022-09-06
科技日报北京9月5日电 (记者刘霞)1953年,科学家首次预测了一种名为“β波纹片”的蛋白质结构。约70年后,美国研究人员首次在实验室中创建出了这一结构,并使用X射线结晶学对其进行了详细表征。这项新研究有望使科学家们设计并制造出基于波纹片结构的独特材料,以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相关论文刊发于《化学科学》杂志。 蛋白质的形状、结构和大小千差万别,在活细胞内发挥着各种各样的作用。科学家们已经在许多蛋白质结构内发现了某些常见的结构基序。结构基序也称为结构模体,是链样生物分子中普遍存在且具有特征性的局部三维结构单元模式。波纹片是β折叠片的变体,β折叠片是在数千种蛋白质中发现的一种结构基序。1951年查看更多 -
2022-09-06
本报北京9月5日电(记者田雅婷 通讯员钟艳宇)扁桃体大家并不陌生,它是重要的淋巴器官,因其产生的淋巴细胞和抗体,可以对付入侵的各种致病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发挥着抗细菌、抗病毒的防御功能,常常被称为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大门。我科学家发现,扁桃体菌群与肠道菌群类似,其微生态失调可导致局部免疫激活并诱发全身免疫反应。 日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免疫中心栗占国教授课题组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王军教授课题组合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尖端科学》(Advanced Science)在线发表论文,证明扁桃体菌群的免疫调节作用。未来,扁桃体抗菌肽有可能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据了解,口咽部是饮食和查看更多 -
2022-09-06
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种严重疾病,影响全球近8.5亿人口,目前中国有高达1.2亿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呈进行性下降,且通常与心脏病或卒中的风险增加相关,慢性肾脏病患者并发症和心血管事件(如心力衰竭和过早死亡)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9月2日批准总部位于英国剑桥的阿斯利康研发的达格列净(安达唐),用于降低有进展风险的慢性肾脏病成人患者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持续下降、终末期肾病、心血管死亡和因心力衰竭而住院的风险。达格列净是一种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 (SGLT2)抑制剂,目前已在全球包括美国、欧盟和日本在内的10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用于治疗合并或不合查看更多 -
2022-09-05
9月4日0-24时,全省无新增确诊病例。 现有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6例。累计确诊病例1639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623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2022年9月4日24时,全省现有确诊病例2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264例,累计死亡病例2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290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91537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12人。 全省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系集中隔离点发现。解除医学观察9例,尚在医学观察25例(境外输入13例)。查看更多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