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27
2021-07-27 顶尖学术期刊《细胞》最新一期正式发表的研究论文中,一支中国科研团队展示了新冠病毒“转录复制复合体”(RTC)关键状态的冷冻电镜(cryo-EM)三维结构,揭示病毒mRNA如何进行加帽(capping)和复制矫正(proofreading)的分子机制。钟南山院士评论说,对这一机制展开的深入研究,将为今后发展广谱、高效的抗冠状病毒药物提供关键的科学信息。 “mRNA的加帽和复制矫正,在新冠病毒的复制和转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人员在论文摘要中强调。简单来说,加帽指的是在病毒mRNA前端加上一查看更多 -
2021-07-27
2021-07-27 7月26日,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国际会议(Alzheimer’s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AIC-2021)隆重开幕。AAIC是世界上专注于失智症科学研究的最大型且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会议之一。今年的AAIC同时在线上和美国丹佛(Denver)实地举行。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已经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威胁和人类社会的重要经济负担。减轻AD的危害不仅需要有效的创新治疗方法,还需要可靠的早期诊断工具和惠及广泛人群的预防措施。今日将与读者分享AAIC 2021上的最新动态。 改善查看更多 -
2021-07-27
2021-07-27 艾滋病是由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引起的疾病,WHO(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其列为全球十大健康威胁之一。近年来,由于HIV的传染性被过度妖魔化地报道传播以及随之而来的疾病歧视,使得无数人谈“艾”色变,HIV患者也始终处于阴暗之中。 然而经过几十年时间的发展,科学逐渐在与HIV的搏斗中占据上风。如今,HIV感染者若能在疾病发展早期被发现并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足以保持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在人类科学与HIV抗争的漫漫历史长河中,有无数个时刻值得铭记。在这期间,人类从对HIV束手无查看更多 -
2021-07-27
2021-07-27 做过核酸检测的人对鼻咽拭子大概早已不陌生。为了筛查和确认是否感染新冠病毒,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从鼻咽部(鼻子和喉咙)采集样本,然后检测其中是否存在来自病毒的核酸。这是因为,在人体遭遇新冠病毒时,鼻咽部往往是首当其冲的部位,在疾病早期就可以反映出病毒的存在。 近日,顶尖学术期刊《细胞》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全面描述了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鼻咽部反应。研究人员发现,疾病早期用鼻咽拭子采集的样本还能为疾病的后期发展提供重要的线索,有助于确定哪些感染者会发展为严重疾病,哪些感染者则只有轻度或无症状。 “为什么有些人会病得格外严重,一直是新冠病毒令人费解的难题之一。查看更多 -
2021-07-27
2021-07-27 本期文章:《自然—神经科学》:Online/在线发表 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Armin Raznahan课题组揭示X染色体对人类神经解剖学变异的影响。相关论文于2021年7月22日在线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 据研究人员介绍,长期以来,人们假设X染色体对大脑有不成比例的影响,因为它富含在大脑中表达的基因,并与智力障碍有关。 通过对英国生物库中32256名个体的X染色体对人脑解剖的影响(XIs)进行分区遗传性分析,研究人员验证了这一假说。研究人员首先建立了X染色体对脑解剖学影响的剂量补偿证据:反映出男性的X染色体比查看更多 -
2021-07-27
2021-07-27 7月26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71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0例(云南19例,广东13例,上海4例,江苏3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31例(均在江苏);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4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7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31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3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615例(其中重症病例18例),现有疑似病例4例。累计确诊病例728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6671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7月26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查看更多 -
2021-07-27
2021-07-27 根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数据,美国各州在过去一周报告的新冠病例数都比前一周多。数据显示,截止到北京时间7月26日4时21分,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过3443万例,死亡病例超过61万例。 面对再次反弹的疫情数据,美国却不断炒作“病毒溯源”问题,施压世界卫生组织,甩锅中国。美国政客操纵利用“病毒溯源”问题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早已在其国内和国际上引发诸多不满。 美国再炒冷饭 鼓吹新冠病毒“实验室泄漏说” 近日,美国疫情又出现反弹趋势,然而美国的注意力显然不在控制疫情上,查看更多 -
2021-07-27
2021-07-27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近日通过媒体发表文章指出,新冠病毒溯源的真正目的应该是今后在国际合作的基础上预防大流行病,而不是将这一问题政治化。 杰弗里·萨克斯目前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以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主席。他近日发表评论文章称,“新冠病毒起源不是一个政府或另一个政府的问题,更不是地缘政治问题,也不是甩锅中国、为美国开脱的问题。” 他在文中还指出,“全世界的科学家、政治家、学者以及活跃在社交媒体上的意见领袖们都应该承认,此次新冠肺炎大流行的悲剧已经向人们阐明应该查看更多 -
2021-07-27
2021-07-27 疟疾侵入红细胞,这是其生命周期的关键阶段。图片来源:WEHI/Diana Hansen课题组 为什么有些人感染了疟疾寄生虫后会患上严重疾病,而另一些人却无症状地携带这种感染?近日,研究人员可能已经找到了答案。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使用大规模细胞计数技术(一种深入分析单个细胞特征的方法)和机器学习,在感染疟原虫的人身上发现了与有症状或无症状感染相关的“免疫信号”。这一发现揭示了免疫T细胞在预防疟疾方面的一个意想不到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急需的疟疾疫苗的开发。 这项研究发表在JCI Insight上,由澳大利亚医学研究机构WEHI的Lisa查看更多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