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6
2021-07-06 今日,顶尖科学杂志《科学》在线发表了一篇关于新型新冠变种病毒的论文,指出其带有的突变可以造成免疫逃逸,并阐明了背后的机理。这项研究也表明在应对新冠疫情上,我们还不能放松警惕。 过去一段时间,最初于印度发现的Delta新冠变种病毒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但其实在Delta病毒株之外,还有不少变种病毒被视为“主要关注对象”,其中就包括了在美国加州发现的Episilon病毒株(曾用名B.1.427/B.1.429)。 这种变种病毒首见于今年初的加州,在今年5月已传播到34个其它国家和地区。从带有的突变看,B.1.427与B.1.429在S蛋白上具查看更多 -
2021-07-06
2021-07-06 历史上,有不少关于癌症患者不治自愈的例子。其中,有迹可循的,高烧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有不少学者猜测,或许是由于癌细胞无法在高温环境下生存,体温上升后,可以使得癌细胞大量死亡,残留的癌细胞繁殖能力也大幅度减弱,而出现的肿瘤自愈现象。因此,人们提出质疑“小病不断,大病不犯”到底是真理还是谣传? 近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免疫生物学和表观遗传学研究所Erika L. Pearce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对这一疑问进行了科学的解答,该团队在《PNAS》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Fever supports CD8+ effector T cell re查看更多 -
2021-07-06
2021-07-06 近日,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宣布,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其单剂新冠疫苗Ad26.COV2.S对目前正在迅速传播的Delta变种和其它广泛传播的新冠病毒变种表现出强力和持久的活性。而且另一项研究数据显示,疫苗激发的免疫反应能够持续至少8个月。这两项研究已经被递交给预印本网站bioRxiv。 强生公司开发的Ad26.COV2.S是一款利用腺病毒血清型26(Ad26)载体表达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新冠疫苗。它只需要接种一针就可以提供保护效力,已经获得美国FDA授予的紧急使用授权。 在强生公司递交的预印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对参加3期临床试验的8位查看更多 -
2021-07-06
2021-07-06 截至7月1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目前全球已经完成了超过29亿次的新冠疫苗接种,在疫苗接种如火如荼展开之时,对于疫苗有效性的研究并未停歇。 近日,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高校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发布题目为“Age-related immune response heterogeneity to SARS-CoV-2 vaccine BNT162b2”的研究文章,该项研究分析了辉瑞mRNA 新冠疫苗BNT162b2所产生的免疫应答与年龄的关系,并指出,80岁以上老年群体在接种第一针新冠疫苗后其中和抗体数量呈现断崖式下跌,同时,年查看更多 -
2021-07-06
2021-07-06 当地时间7月3日,南非卫生产品监管局(SAHPRA)发布消息,宣布批准由中国科兴公司生产的新冠疫苗在南非附条件紧急使用。中国驻南非使馆对此表示欢迎,这是中南疫苗合作取得的重要进展。 当前,世界各国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南非正遭受第三拨疫情冲击。中国驻南非使馆将继续全力协助配合南方,推动中国疫苗尽快在南落地,助力南非人民抗击并最终战胜疫情。查看更多 -
2021-07-06
2021-07-06 一项研究发现,早在2万年前,类似新冠病毒的古老冠状病毒就曾席卷东亚地区。这种病毒具有持久的破坏力,可能影响了好几代人,以至于在东亚人群的基因组里,至今还残留着战斗过的痕迹…… 一 新冠病毒并不是唯一能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事实上,仅仅在过去的20多年里,SARS病毒、MERS病毒、以及新冠病毒先后进入我们的视野。除了这三种能引起严重的疾病、致人死亡的冠状病毒外,还有四种其它冠状病毒也能感染人类,造成轻微感冒一样的症状。 依照目前的主流理论,蝙蝠和另一些哺乳动物是冠状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天然宿主。在与人类的偶尔接触中,这些病毒可以跨越物查看更多 -
2021-07-06
2021-07-06 顶尖学术期刊《细胞》最新一期正式发表的研究论文中,一支中国科研团队展示了新冠病毒“转录复制复合体”(RTC)关键状态的冷冻电镜(cryo-EM)三维结构,揭示病毒mRNA如何进行加帽(capping)和复制矫正(proofreading)的分子机制。 “mRNA的加帽和复制矫正,在新冠病毒的复制和转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人员在论文摘要中强调。 简单来说,加帽指的是在病毒mRNA前端加上一个帽结构,可以增加mRNA的稳定性,保证后续的蛋白翻译;复制矫正则是利用转录复制复合体中的蛋白,快速处理复制过程中出查看更多 -
2021-07-06
2021-07-06 21世纪,在尚缺乏生物安全、基因工程等前沿科技领域基础性、统领性上位法律的大背景下,又恰逢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的颁布并正式进入我国法治进程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对生物工程、医药制造、人体健康等企业提出诸多要求,也对企业合规带来新的考验。 01 《生物安全法》的颁布 2020年10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以下简称《生物安全法》),该法于2021年4月15日正式实施。《生物安全法》共计十章八十八条,聚焦生物安全领域主要风险,完善生物安全风险防控体制机制,着力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查看更多 -
2021-07-06
2021-07-06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附着在人类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也在交通轨道的通行中频繁的交换,甚至稳定存在,慢慢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一些微生物可能具有像COVID-19类似的潜在未知致病性,也有一些微生物与抗微生物药的耐药性相关,还有一些微生物可能具有特定于城市的特征,这些信息的挖掘和发现对于人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也使得,绘制我们生存所依赖的城市中存在的微生物种类和分布图谱变得更为急需。 近日,来自美国康奈尔医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Cell》上发表了题为A global metagenomic map of urban microbiomes an查看更多 -
2021-07-06
2021-07-06 导读:通过“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分配给全球参与国。 6月30日,三叶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和Dynavax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公司共同宣布签署商业供应协议。Dynavax公司将向三叶草生物提供其先进的CpG 1018 TM佐剂,用于三叶草生物的重组蛋白新冠候选疫苗SCB-2019(CpG 1018加铝佐剂)。 Dynavax公司将向三叶草生物提供其先进的CpG 1018 TM佐剂,用于三叶草生物的重组蛋白新冠候选疫苗SCB-2019(CpG 1018加铝佐剂)。该商业供应协议将延长至查看更多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