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0
2021-05-20 本期文章:《免疫》:Online/在线发表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Laura F. Su团队的研究显示,接种疫苗可重塑未感染成人的病毒特异性T细胞库。这一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2021年5月17日出版的国际学术期刊《免疫学》上。 研究人员探究了基线CD4+T细胞库和其前体细胞如何利用接种黄热病病毒(YFV)产生的初次免疫影响人对病原体感染的反应。研究人员通过肽-MHC四聚体染色鉴定了未感染个体YFV特异性T细胞,并通过四聚体和TCR测序追踪疫苗接种前后的细胞变化。在未感染YFV的情况下,大量YFV反应性T细胞表达记忆表型标记并通过克隆扩增。 接种疫苗后查看更多 -
2021-05-20
2021-05-20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记者彭韵佳、陈席元)自安徽、辽宁出现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后,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迎来“高峰”。据国家卫健委通报,13日至17日,全国单日接种量均超1200万剂次,5天内4次刷新单日接种最高纪录。 在接种多剂次疫苗时,接种间隔时间要多久?什么情况需要补种?异地接种如何衔接?记者采访了相关主管部门与权威专家。 多剂次疫苗要间隔多久?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明确,不同种类疫苗的间隔时间不同: ——腺病毒载体疫苗需要接种1剂;无需考虑接种间隔时间。 ——查看更多 -
2021-05-20
2021-05-20 5月1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1例(浙江5例,上海2例,天津1例,广东1例,四川1例,陕西1例),本土病例1例(在辽宁);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4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24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2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258例(其中重症病例4例),现有疑似病例1例。累计确诊病例590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5643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5月19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294查看更多 -
2021-05-20
2021-05-20 新华社赫尔辛基5月19日电(记者陈静 徐谦)芬兰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冠病毒快速检测技术,可在10分钟内获得检测结果,与需耗时数小时的核酸检测相比,效率更高。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在19日发布的新闻稿中说,这种基于病毒抗原的检测技术可应用于快速诊断新冠病毒感染以及其他类型呼吸道感染。研究结果已发表在美国《微生物学》网络杂志上。 该技术基于“时间分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现象,即当两个光敏分子彼此足够靠近时,能量会在它们之间传播。新技术通过对全血或血清样本的分析,来检测病毒颗粒或人体蛋白质,这一技术此前曾用于快速抗体检测。 在实际操作中,将取自查看更多 -
2021-05-19
2021-05-19 5月18日0时至24时,我省无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截至5月18日24时,我省现有确诊病例31例(境外输入16例,本土15例),无症状感染者5例(境外输入2例,本土3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和医学观察。查看更多 -
2021-05-19
2021-05-19 视黄酸诱导型基因I(RIG-I)受体感知细胞质病毒RNA并激活I型干扰素(IFN-I)和下游抗病毒免疫反应。RIG-I如何结合病毒RNA以及如何调节其激活仍不清楚。 2021年5月13日,中国农业大学刘金华及宁夏大学魏凡华共同通讯在NatureMicrobiology在线发表题为“IFI16 directly senses viral RNA and enhances RIG-I transcription and activation to restrict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查看更多 -
2021-05-19
2021-05-19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病毒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学研究中心王薇团队联合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为“Mechanism through which retrocyclin targets flavivirus multiplication”( 环形多肽靶向抑制黄病毒感染的机制)。该研究发现环形多肽RC-101能够有效抑制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Virus , JEV)和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的感染。RC-查看更多 -
2021-05-19
2021-05-19 目前,针对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治疗主要依靠抗反转录病毒疗法(ART),虽然ART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使感染者体内的病毒控制在无法检测的水平,显著延长了他们的寿命,但无法完全消除HIV,感染者的体内仍然存在病毒储存库[1]。 另外,HIV具有高变异率的特点,常常能够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这也是无法根除HIV的主要障碍。然而,潜伏的HIV可能与慢性炎症有关,会诱发诸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疾病等[2]。到目前为止,HIV感染没有治愈的特效药,患者需终身服用药物来抑制病毒复制。因此,找到彻底消除HIV的药物,是全世界研究者们都在努力的事。查看更多 -
2021-05-19
2021-05-19 5月17日,顶尖学术期刊《细胞》上线了一篇研究论文,科学家们在这篇文章里向我们描述了一项令人惊讶的发现:各种细胞的表面,分布着一类过去无人知晓的新型生物分子——糖RNA(glycoRNA)。 领衔这项研究的是斯坦福大学知名化学生物学家Carolyn Bertozzi教授。她指出:“这项惊人发现表明,细胞中存在着我们完全未知的生物分子途径,这无疑是颗重磅炸弹。” 糖RNA指的是糖基化的RNA分子,以一小段核糖核酸(RNA)为支架,上面连着聚糖(glycan)。长期以来的认知中,糖基化修饰会发生在各种脂质和蛋白质分子查看更多 -
2021-05-19
2021-05-19 5月18日晚,CDE发布了关于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相关专利信息登记平台公开测试等有关事宜的通知,正式上线测试《中国上市药品专利信息登记平台》,这也标志着中国的药品专利链接制度迈出了落地的实质性一步。 2017年10月09日,总局官网转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探索建立药品专利链接制度。 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以及《专利法》有关规定,国家药监局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实施办法的制定和出台。为配合办法实施,根据国家药监局整体工作部署,经内部讨论和征询查看更多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