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07
2021-04-07 导读:疫情好转了吗? 据OurWorldInData数据,截至3月28日,以色列新冠疫苗接种已达997万剂次,而以色列全国人口不过865万,这是冠绝全球的新冠疫苗接种率。排在以色列之后的国家分别为阿联酋、智利、英国和美国。那么,高疫苗接种率之下,这些国家的疫情是否有所好转呢? 数据显示,在疫苗接种的初期,这些国家的每日新增病例依然居高不下,但随着疫苗接种覆盖面的扩大,以色列、阿联酋、英国、美国的新增病例均有大幅回落,而智利因为大规模接种疫苗时间较晚,疫情尚未见拐点。查看更多 -
2021-04-07
2021-04-07 导读:JMB2002已启动中国健康受试者的I期临床实验,目前进展顺利。 近日,济民可信集团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新冠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注射液(项目代号:JMB2002)日前已获得FDA批准,将在美国开展临床试验。 临床前研究显示,JMB2002能够精准占据病毒S蛋白的S1亚基上受体结合域(RBD)与ACE2结合界面的关键表位,对包括南非变异株(B.1.351)在内的不同突变病毒刺突糖蛋白均显示出良好的结合和阻断活性。 研究人员于今年2月将相应研究成果发表于预印本网站bioRxiv,这查看更多 -
2021-04-07
2021-04-07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经审查,批准了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创新产品“幽门螺杆菌23S rRNA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的注册申请。 该产品包括核酸提取试剂和扩增反应试剂,由两个包装盒组成,基于磁珠法核酸提取和荧光定量PCR技术,用于体外定性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胃黏膜组织样本中幽门螺杆菌23S rRNA基因两个多态性位点的三种点突变A2142G、A2143G和A2142C。 该产品是国内上市的首个幽门螺杆菌23S rRNA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用于幽门螺杆菌克拉霉素耐药的临床辅助诊断,为临床医生评估个查看更多 -
2021-04-07
2021-04-07 本期文章:《免疫》:Online/在线发表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John R. Mascola研究组的最新研究表明,接种稳定的呼吸道合胞病毒融合蛋白疫苗(RSV)可诱导遗传和抗原多样的抗体反应。相关论文在线发表在2021年4月5日出版的《免疫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试图确定DS-Cav1疫苗接种是否诱导了可反映自然感染条件下产生的多样性抗体库,还是产生靶向特定表位的抗体谱系。研究人员使用互补B细胞测序的方法评估了六名参与者在疫苗接种前和接种后RSV F特异性B细胞应答,并鉴定了555个克隆谱系。DS-Cav1诱导的谱系识别F(pre-F)融合前的构象,查看更多 -
2021-04-07
2021-04-07 中新社香港4月6日电 (记者 韩星童)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6日公布一项调查发现,幼儿容易成为新冠病毒“隐形传播者”,不少幼儿没有症状,但病毒载量和带活性病毒的比例都偏高,极具传染性。 中大医学院研究团队将香港、内地、意大利、西班牙及美国多个地区的儿童确诊比例进行比较,发现香港的百分比偏高。中大医学院肠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黄秀娟指出,研究数据显示,香港3岁或以下确诊幼儿中有超过四成患者没有病征。 自去年3月底开始,中大医学院提供免费粪便检测新冠病毒服务。截至今年3月25日,中大新冠病毒检测中心在超过17500个粪便样本中,成功识查看更多 -
2021-04-07
2021-04-07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7日电(记者 张尼)8天确诊65例、云南3地调整为高风险地区……清明小长假刚过,国内疫情的数字变化又引发了外界担忧。 尽管在专家看来,针对此波疫情采取的防控措施及时有效,但它也同时提醒着我们:织密防控网、尽快建立免疫屏障迫在眉睫。 疫情从未远去!云南一周确诊超60例本土病例 清明小长假前,国内再次出现本土疫情。 3月29日,云南瑞丽市对重点人群进行常规核酸检测时发现1人核酸阳性,随后立即开展调查和处置。 据云南省卫健委通报,从4月3日起,连续3天,云南省的本土日新增确诊病例均超过10例。从3月30日到查看更多 -
2021-04-07
2021-04-07 4月6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0例(上海2例,四川2例,北京1例,江苏1例,福建1例,山东1例,湖北1例,广东1例),本土病例2例(均在云南);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8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901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1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182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现有疑似病例1例。累计确诊病例537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5189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4月6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查看更多 -
2021-04-06
2021-04-06 随着2021年的到来,新冠疫情与去年相比也有了不同的变化。一方面,疫苗的问世让人们看到了预防的希望;另一方面,全球各地也发现了多种新冠变异病毒。在疫情早期研发的疫苗,能保护最近才出现的变异病毒吗? 今日最新上线的一篇《自然》论文给出了一个不怎么乐观的结论:在一项小型研究里,无论是Moderna的mRNA疫苗,还是辉瑞/BioNTech的mRNA疫苗,其诱导产生的抗体对变异病毒的中和活性都有所小幅下降。这表明未来我们可能需要定期更新这些疫苗,以防临床效力的可能损失。 本研究来自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研究人员们一共分析了20名志愿者,其中14人接种了Mo查看更多 -
2021-04-06
2021-04-06 蜱是重要的病原传播媒介,可传染的病毒包括森林脑炎病毒、新疆出血热病毒、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病毒、内罗毕绵羊病病毒及阿龙山病毒等。 2021年2月18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刘全教授、内蒙古林业总医院王伟院长及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钱军教授等研究团队合作在Nature 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Identification of a new orthonairovirus associated with human febrile illness in China的论文。 研究团队从蜱咬伤病人分离鉴定一种新的蜱传病毒—松岭病毒(Songlin查看更多 -
2021-04-06
2021-04-06 近日,《自然》旗下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有一篇新的研究论文为我们理解新冠病毒引起的免疫应答提供了重要信息,尤其是感染新冠后,体内的抗体是否对一个人具有长期保护能力,这项研究提供了答案。 引人关注的是,这项工作集合了多个团队的努力,不仅有来自哈佛大学Ragon研究所、布莱根妇女医院、麻省理工学院(MIT)和麻省总医院(MGH)的研究人员和医生,还有科技巨头马斯克(Elon Musk)及其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的4000多名员工。 ▲在这项经过同行评议的研究论文中,可以看到Elon Musk是合著者之一 &查看更多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