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于人类健康事业

共创人类健康财富

图情资讯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 2022-08-19

    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今年8月19日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从事下一代疫苗技术研究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准医学研究院研究员王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如今国家越来越重视疫苗技术的研发,不断在技术和理论上进行创新。” 在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担任2年的讲师后,2018年,王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准医学研究院担任研究员,探索多学科交叉共融的下一代疫苗研究新模式。“当时有志同道合的伙伴在中山大学工作,同时医院搭建了先进而完备的研究平台,我认为在广州可以沿着自己的设想开展研究工作,于是选择回来。”他说。 疫苗接种是通过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来预防和控制人类和动物疾病的常
    查看更多
  • 2022-08-19

    问诊苍穹,明年我国将发射一颗名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健康号”的卫星,它也是全球首颗医学遥感卫星。 8月16日,科技日报记者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新闻发布会获悉,全球首颗健康研究领域的专用遥感卫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健康号”医学遥感卫星(珞珈四号01星)将于2023年该院百年院庆之际发射升空。该卫星将以遥感技术赋能环境健康与智慧医疗研究,以融合创新助力健康中国。 探测影响人类健康环境因子 今年4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与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达成合作,由3位院士领衔联合成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作为全球首家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上述卫星即该研究院推出的
    查看更多
  • 2022-08-19

    中新网上海8月18日电 (记者 陈静)作为国家一类新药获批上市的普吉华®(普拉替尼胶囊)可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甲状腺癌(TC)。 记者18日获悉,全球I/II期ARROW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该药对胰腺癌、胆管癌、结直肠癌、胃癌、卵巢癌等多种肿瘤的治疗效果良好,逾九成患者靶病灶缩小。世界知名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发表了全球I/II期ARROW临床研究的更新数据,患者临床获益率达70%,疾病控制率达83%,普吉华®泛瘤种疗法潜力备受关注。 已有的研究已经证明,RET基因发生突变会引发多种肿瘤,包括NSCLC、乳头状TC和包括结直肠癌、卵巢癌、胰腺癌、胸膜间皮瘤、胃
    查看更多
  • 2022-08-18

    8月17日0-24时,全省新增确诊病例8例,其中7例为境外输入、1例为外省入滇人员核酸检测中发现。 现有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4例。累计确诊病例161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588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2022年8月17日24时,全省现有确诊病例2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219例,累计死亡病例2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249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88016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118人。 全省新增无症状感染者7例,其中4例为境外输入、3例为外省入滇人员核酸检测中发现。解除医学观察5例,尚在医学观察42例(境外输入29例)。
    查看更多
  • 2022-08-18

    8月17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68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68例(福建17例,天津11例,北京7例,上海7例,广东7例,云南7例,黑龙江4例,浙江2例,山东2例,吉林1例,江苏1例,广西1例,四川1例),含10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天津5例,北京1例,浙江1例,福建1例,广东1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614例(海南496例,陕西36例,西藏19例,浙江14例,福建10例,新疆9例,广东6例,内蒙古5例,北京4例,四川4例,河南3例,青海3例,江西1例,湖南1例,重庆1例,贵州1例,云南1例),含32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海南10
    查看更多
  • 2022-08-18

    为推动ICH三级指导原则在国内的平稳落地实施,我中心拟定了《M10:生物分析方法验证及样品分析》实施建议,同时组织翻译中文版。现对M10实施建议和中文版公开征求意见,为期1个月。 如有修改意见,请反馈至联系人电子邮箱:gkzhqyj@cde.org.cn。 附件:1.M10指导原则实施建议 2.M10指导原则中文版 3.M10指导原则英文版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查看更多
  • 2022-08-18

    为促进真实世界证据在药品注册申请中的应用实践,提高研发效率,针对申请人与审评机构开展真实世界证据支持注册申请的沟通交流给出具体要求和指导性建议,我中心组织起草了《真实世界证据支持药物注册申请的沟通交流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欢迎各界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并请及时反馈给我们。 征求意见时限为自发布之日起1个月。 请将您的反馈意见发到邮箱:赵骏 zhaojun@cde.org.cn 辛晓娜 xinxn@cde.org.cn 感谢您的参与和大力支持。
    查看更多
  • 2022-08-18

    8月15日,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批准了Moderna生产的同时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BA.1和新冠原始毒株的二价疫苗mRNA-1273.214。这是全球首个获批的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加强疫苗。 新冠病毒属于RNA病毒,在病毒复制过程中容易出错,导致病毒变异。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已出现Alpha、Beta、Delta和Omicron四种广泛流行的主要变异株和大量未广泛流行的变异株,也因此导致全球一波又一波疫情的起伏和反复。 该批准基于mRNA-1273.214疫苗的II/III 期临床数据,研究均达到主要终点。作为加强剂接种mRNA-1273.214疫苗,接种者能够针对奥
    查看更多
  • 2022-08-18

    导读:这是上海首个获批开展临床试验的新冠mRNA疫苗。 斯微(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斯微生物”)自主研发的新冠 mRNA疫苗(SW—BIC—213)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I期临床试验日前入组完毕。这是上海首个获批开展临床试验的新冠mRNA疫苗。 斯微生物联合创始人、CTO沈海法博士介绍,I期试验是双盲试验,设有安慰剂对照组,分为成年人组和老年人组。新冠病毒mRNA疫苗不仅可以产生抗体,还会激活T细胞( T细胞称为T淋巴细胞,是体内免疫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够抗感染,又能够预防重症。对于老年人组,研究人员将在试验中观察老年人群注射了SW—BIC—213疫苗后的免疫原性与免疫持久性。
    查看更多
  • 2022-08-18

    导读:谁能抓住第二波新冠疫苗红利呢? 疫苗与疫苗之间的悲欢并不相通。如今,初代冠疫苗与二代新冠疫苗的遭遇便截然不同。 因为对突变株效果下降,不少初代疫苗玩家遭遇了业绩滑铁卢,真金白银生产出来的疫苗,被扔到垃圾桶的例子更是层出不穷。 而另一边,二代疫苗的境遇则完全相反。 8月15日,莫德纳的二价新冠疫苗在英国获批,作为由原始毒株和奥密克戎BA.1混合而成的疫苗,其对待奥密克戎突变株的效果要比初代疫苗强上不少。 刚刚上市,莫德纳就接到了英国政府2900万剂的订购订单。 莫德纳另一款BA.4/BA.5二价新冠疫苗,更是在还未上市的情况下,就收到了美国政府17.4亿美元的合同。 国内,对于二代新冠疫苗
    查看更多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