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于人类健康事业

共创人类健康财富

图情资讯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 2021-07-19

    2021-07-19 国药集团新冠疫苗获批在3~17岁人群中使用,3到17岁人群,也就是儿童青少年接种的新冠病毒疫苗和成年人接种的疫苗有何不同?临床显示防护效果如何呢? 3到17岁人群,也就是儿童青少年接种的新冠病毒疫苗和成年人接种的疫苗有何不同?临床显示防护效果如何呢? 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专家组成员 王贵强:成人的和儿童青少年的疫苗都是灭活疫苗,它的计量和剂型都是一样的。目前在阿联酋已经启动入组了900例病人,3到17岁的不同国家的儿童青少年进行临床保护性的验证。二期的数据提示,综合抗体的阳转率是100%,抗体的水平和成人是类似的。 疫苗如何接种?有何不良
    查看更多
  • 2021-07-19

    2021-07-19 学医者,应当对医学有一个相对完整、逐渐深入的认识。但是医学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卫生、健康究竟是什么含义呢?医学、卫生、健康三者有何关联与不同呢?学医后真的了悟了吗?这是一个关于学理的基本问题。虽然基本,但仍待澄清。 医学、卫生、健康究竟是何概念,有何关联 ■医学要有一种强烈的意识,继而转化成现实的行动,关注和追求群体的健康 ■卫生因应于医学,也包括“防诊控治康”五方面,两者是贯通的 ■健康,是医学及卫生的目标与结果,以目标性、结果性、民生性为主要属性 医学以学术性、技术性为主要属性。它做的是学问,着力于对自然规律的发现揭示、对实
    查看更多
  • 2021-07-19

    2021-07-19 中新网广州7月18日电 (蔡敏婕 何宇航)戊肝虽不广为人知,但可威胁健康。一旦发生感染,孕妇、老年人、慢乙肝患者等高危人群,重叠感染戊肝后病情较重,病死率增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病医院副院长高志良18日介绍,目前没有抗戊型肝炎病毒的特异性药物,关键在于预防。 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传染病,经粪口途径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感染途径就是饮食。就戊肝病毒来说,食用未煮熟的猪肉、猪肝或海产品,受污染的蔬菜水果,或者使用受污染的餐具,都有可能感染戊肝。 与其他肝炎相比,戊肝的传播途径非常广泛,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接触传播,最主要是消化道传播
    查看更多
  • 2021-07-19

    2021-07-19 7月1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1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6例(广东8例,云南5例,上海4例,陕西3例,北京1例,内蒙古1例,浙江1例,福建1例,河南1例,甘肃1例),本土病例5例(均在云南);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5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81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1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490例(其中重症病例10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701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6520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7月18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查看更多
  • 2021-07-19

    2021-07-19 究竟什么让智人与众不同,进化成为如今的现代人?美国一项研究显示,答案可能存在于仅占人类基因组7%的特有遗传物质。 据美联社17日报道,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研究人员比较现代人的基因与已经灭绝的其他人类基因得出上述结论,研究报告刊载于最新出版的美国《科学进展》杂志。 研究涉及的基因样本来自世界各地的279人,以及从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化石提取的基因,相关化石距今4万至5万年。这两种已经灭绝的其他人类曾与现代人类祖先智人同期生活,但后来逐渐灭绝。 研究人员利用一套专门的电脑算法比较这些基因样本,发现现代人基因组仅有约7%遗传物质为人类特有,与尼安德特人和
    查看更多
  • 2021-07-19

    2021-07-19 它代表着科学家将广泛使用能精确测定蛋白质3D形状的软件。7月16日,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DeepMind公司发布了其深度学习神经网络AlphaFold 2的开源版本,并在《自然》杂志的一篇论文中描述了其方法。 理解蛋白质的结构有助于确定蛋白质的功能,了解各种突变的作用。截至目前,约有10万个蛋白质的结构已经用实验方法得到了解析,但这在已经测序的数10亿计的蛋白质中只占了很小一部分。在50多年的时间里,研究人员一直尝试根据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预测其折叠而成的三维结构。然而,当前使用的计算方法准确度有限,实验方法对人力和时间的要求也非常高。 英国,伦敦深度思维(Dee
    查看更多
  • 2021-07-16

    2021-07-16 7月15日0时至24时,我省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5例。 截至7月15日24时,我省现有确诊病例186例(本土66例,境外输入120例)、无症状感染者21例(本土1例,境外输入20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和医学观察。 新增确诊病例信息: 确诊病例1:男,28岁,中国籍,轻型; 确诊病例2:男,43岁,中国籍,轻型; 确诊病例3:男,27岁,中国籍,轻型; 确诊病例4:男,26岁,中国籍,轻型; 确诊病例5:女,31岁,中国籍,轻型; 确诊病例6:女,32岁,中国籍,轻型; 确诊病例7:
    查看更多
  • 2021-07-16

    2021-07-16 截至2021年7月14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41460.9万剂次。
    查看更多
  • 2021-07-16

    2021-07-16 截至2021年7月13日,全球接种新冠疫苗的数量已经达到33亿次,基于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和强有力的有效性数据,疫苗似乎已经主导了全球对COVID-19的抵抗。但是要结束这场灾难性流行病,还需要开发除了疫苗以外的更多治疗方法。最近,有7款COVID-19药物显示出良好的前景,它们在临床试验或者监管授权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使得人类在应对肆虐至今的新冠病毒进程中,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1. BRII-196/BRII-198 BRII-196/BRII-198是从康复期的COVID-19康复患者中获得的非竞争性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中和抗体。2020
    查看更多
  • 2021-07-16

    2021-07-16 当地时间7月14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最新发表一篇重要的新冠疫苗“混打”研究,为混合接种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增添了新的证据。这项来自瑞典Umeå大学(Umeå University)、名为CoVacc的研究表明,接种一针ChAdOx1n CoV-19新冠疫苗后,第二针接种mRNA-1273诱导了更高的抗体滴度和中和抗体滴度,在体外实验中对突变株的防护也更强。 相较于此前《柳叶刀》发表的Com-COV试验混打初步安全性数据和CombiVacS试验混打免疫反应数据,这项瑞典研究更直观对比了混打和两针同款的抗体
    查看更多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