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16
2021-07-16 针对新冠病毒的中和抗体是治疗以及预防COVID-19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随着多种新冠突变病毒的出现,有些中和抗体的中和效力显著下降。如何应对新冠病毒的不断演化,开发具有“广谱效应”,并且避免病毒逃逸的中和抗体或者新冠疫苗是研究人员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今日,《自然》杂志以加速文章预览(Accelerated Article Preview)的形式,发表了由Vir Biotechnology公司和多家合作研究机构共同发布的科学论文。研究人员系统性地探索了多种针对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RBD)的中和抗体针对不同类型的冠状病毒的中和能力,发查看更多 -
2021-07-16
2021-07-16 近日,业内有消息称,葛兰素史克(GSK)在中国的带状疱疹疫苗开始降价补贴,卖近效期产品,而就在深圳龙华区也存在打带状疱疹疫苗“特价2800元两针”......据查询,2021年由GSK生产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CHO细胞)在安徽、青海的中标价格分别为1608元/支、1598元/支。 新浪医药第一时间致电咨询深圳龙华区某医院,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打这个疫苗的人不多,一个月也就十来个人左右,单针价格1200元~1300元左右...”几乎与业内爆料情况差不多。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一些医药电商平台上的实际销售情况,同热门疫苗相比查看更多 -
2021-07-16
2021-07-16 去年,DeepMind公司开发的AlphaFold2人工智能系统,基于氨基酸序列,精确预测了蛋白质的3D结构。它的准确性与使用冷冻电子显微镜(CryoEM)、核磁共振或 X 射线晶体学等实验技术解析的3D结构相媲美。这一突破被誉为“变革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的突破。 今日,DeepMind公司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公开了进一步优化的AlphaFold2人工智能系统的源代码并且详细描述了它的设计框架和训练方法。同日,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蛋白设计研究所David Baker教授课题组在《科学》杂志上发查看更多 -
2021-07-16
2021-07-16 1.问:《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中药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的通告》(2020年第68号)已发布,中药3.1类申报资料是否即可按照此要求中的项目开始整理?若已按要求完成了中药3.1类的相关研究,并按要求整理好资料,是否即可提出上市许可申请? 答:1.根据《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中药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的通告》(2020年第68号),中药3.1类申报资料按照《中药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整理。2.按照目录管理且已发布《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表》的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申请人在完成药学及非临床安全性研究后,可向药审中心提出上市前沟通交查看更多 -
2021-07-16
2021-07-16 7月15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6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云南15例,上海6例,天津4例,广东4例,江苏2例,浙江2例,河南1例,四川1例,陕西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6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49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4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469例(其中重症病例6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692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6455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7月15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536例查看更多 -
2021-07-16
2021-07-16 新华社日内瓦7月15日电(记者陈俊侠)世界卫生组织15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188128952例。 世卫组织网站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15日18时零分(北京时间16日零时零分),全球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516528例,达到188128952例;死亡病例增加8547例,达到4059339例。查看更多 -
2021-07-16
2021-07-16 中新网7月16日电 综合报道,世卫组织突发事件委员会15日发表声明称,“新冠大流行还没有看到尽头。”与此同时,出现新的、可能更危险、更难控制的变种新冠病毒,并在全球传播的可能性很大。 【可能出现更危险的变种病毒?】 世卫组织突发事件委员会14日召开了会议,并于15日发表了相关声明。委员会主席胡辛(Didier Houssin)表示,“近期的趋势令人担忧。” 该委员会说,优先取得新冠疫苗和卫生系统资源充足的国家,面临着全面重新开放社会、放宽相关限制措施的压力,而新冠疫苗短缺的国家则正在经历新一波感染,公众信任遭查看更多 -
2021-07-16
2021-07-16 在7月15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免疫学》的一项研究中,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戴连攀、严景华研究员等基于结构生物学设计的一款新型保护性寨卡疫苗,为抗疫“武器库”再添利器。 寨卡病毒之所以臭名昭著,是因为它会导致婴儿小头症,以及其他不可逆的新生儿严重出生缺陷。此外,它还会与另一种由蚊虫传播的疾病——登革病毒感染诱导交叉反应的抗体响应,增加登革病毒感染的严重程度,甚至对人产生致命威胁。 此次设计的新疫苗“一箭双雕”,既能防止寨卡病毒侵袭胎体,又能切断寨卡预存抗体对登革病毒感染查看更多 -
2021-07-16
2021-07-16 新华社北京7月16日电 《参考消息》16日刊登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的报道《可能有人未接种疫苗也未曾感染就天生对新冠病毒免疫》。摘要如下: 基因组数据提供商MedGenome的一项新研究分析了为什么一些没有感染新冠病毒并且尚未接种疫苗的人会对这种疾病免疫,或者至少避免了严重症状的出现。该研究的对象是存在于人体内的T细胞。在某些情况下,它们能够欺骗新冠病毒,从而避免感染。 该研究论文由英国《科学报告》杂志发表,作者是MedGenome在美国和印度的科学家。该文章称:“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之前接触过流感病毒和巨细胞病毒,许多人体内可能存在S查看更多 -
2021-07-16
2021-07-16 科技日报北京7月15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据日前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上的论文,美国西雅图儿童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首次详细描述了小脑发育的空间和细胞类型,旨在更好地了解人类小脑的发育。 小脑是人类后脑的主要结构,对于实现几种运动功能以及认知、情绪调节和语言处理至关重要。然而,与大脑皮层相比,人们对这一结构的研究仍然相对较少,对其随时间的发育过程也知之甚少。 研究人员金伯利·奥尔丁格博士等人使用了由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该技术可以分类和追踪组织样本中不同类型的细胞。利用这项技术和激光捕获技术来实现空间上定查看更多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