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2-15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郑辉团队联合西湖大学教授裴端卿研究揭示了维生素C通过其代谢物2,3-二酮-L-古洛糖酸(DKG)依赖和非依赖的双重途径调控体细胞重编程的作用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Cell & Bioscience。 L-抗坏血酸,通常被称为Vc,作为一种必需的营养物质,在许多生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先前已有研究表明,Vc通过细胞增殖、间充质-上皮转化和组蛋白去甲基化等途径提高体细胞重编程效率。然而,尚不清楚Vc是直接调控重编程还是通过其代谢物起作用。 Vc通过DKG依赖和非依赖途径促进体细胞重编程。受访者供图 研究人员分别采用Vc及其代谢产物脱氢抗坏血查看更多 -
2023-12-15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教授张宏波团队与英国Sanger 研究所教授Sarah Teichmann团队合作,研究建立了首个人类肢体发育的单细胞时空图谱并解析关键调控机制。12月6日,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Nature。 “我们基于单细胞转录组学和空间转录组学技术建立的首个人类肢体发育单细胞图谱,解析了从肢体发生早期到形态完全形成的细胞演变路径和细胞空间位置决定过程。”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张宏波对《中国科学报》表示。 每500个新生儿就有一例四肢发育异常 “四肢发育异常是全球报告最多的出生综合症之一,全球大约每500个新生儿即可发现一例。”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张宏波团队博士后王帅玉表示,发育过程中,我们四肢的形查看更多 -
2023-12-15
12月15日,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获悉,该院樊嘉院士/孙云帆团队与上海科技大学张力烨团队等医疗机构合作研究的成果近日在国际顶尖肿瘤学期刊《Cancer Cell》在线发表。 本研究整合分析多组学数据,在国际上首次系统刻画了肝癌转移的时空演进全景图谱,揭示了肝癌转移的复杂进化轨迹和克隆选择机制,为研发肝癌转移预测的新标志物和治疗新靶点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理论基础。 该研究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天津肿瘤医院肝癌样本库两万多例肝癌手术病人中筛选出182例肝细胞癌患者,并对原发灶、转移灶和肝内复发灶手术切除样本回顾性多区域取样,最终共收集461个石蜡包埋组织,进行基因组、转录组、单细胞转录组、空查看更多 -
2023-12-14
一、全国新冠病毒感染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情况 2023年10月1日—10月31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重症病例209例、死亡病例24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0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24例)。见图1。 图1 全国新冠病毒感染新增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情况 二、全国发热门诊(诊室)诊疗情况 2023年10月1日—10月13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热门诊(诊室)诊疗量相对稳定,波动处于13.3万—15.1万之间,之后波动增加,10月30日上升至20.5万,10月31日为19.6万。见图2。 图2 全国发热门查看更多 -
2023-12-14
一、全国新冠病毒感染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情况 2023年11月1日—11月30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重症病例135例、死亡病例8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0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8例)。见图1。 图1 全国新冠病毒感染新增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情况 二、全国发热门诊(诊室)诊疗情况 2023年11月1日—11月16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热门诊(诊室)诊疗量稳定波动在18.0万左右,11月17日下降至近期最低的15.3万,随后波动上升,11月27日达到本月最高的33.8万,11月30日下降至31.3万查看更多 -
2023-12-14
为推动药品注册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经研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适用《Q13:原料药和制剂的连续制造》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指导原则(以下简称《Q13指导原则》)。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申请人需在现行药学研究技术要求基础上,按照《Q13指导原则》的要求开展研究;自2024年6月13日开始的相关研究(以试验记录时间点为准),均适用《Q13指导原则》。 二、相关技术指导原则可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网站查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负责做好本公告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技术指导工作。 特此公告。 国家药监局 2023年12月12日查看更多 -
2023-12-14
本期文章:《自然》:Online/在线发表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Daohua Jiang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Yan Zhao共同合作,近期取得重要工作进展。他们研究提出了人类VMAT2的转运和抑制机制。相关研究成果2023年12月11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上。 据介绍,囊泡单胺转运蛋白2(VMAT2)在突触前囊泡中积累单胺用于储存和胞外释放,在单胺能神经传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单胺能系统的功能障碍会导致许多神经和精神疾病,包括帕金森病、运动障碍和抑郁症。利血平和四苯喹嗪抑制VMAT2可分别减轻高血压和亨廷顿舞蹈症的症状。 研究人员描述了人类VMAT2与血清素和三种临床药物在3.5-2.8查看更多 -
2023-12-14
研究效果图。图片来源:《自然》 《自然》13日发表了一系列来自脑科学计划-细胞普查联盟(BICCN)的论文,报告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详细的小鼠完整大脑细胞类型的特性描述和分类。包括美国艾伦脑科学研究所、索尔克生物学研究所、哈佛大学、哈佛与麻省理工学院博德研究所等机构的顶尖科学家们,给出了对大脑结构和组织,以及单个脑细胞和神经回路功能的见解。这些成果提供了一项工具,可供进一步研究哺乳动物大脑的发育和演化,包括不同类型细胞的组织是如何导致神经系统疾病的。 过去探测大脑的工作受限于选定区域,但此次BICCN的9篇新论文及相关工作,提供了对整个小鼠大脑的详细调查。 在旗舰论文中,科学家描述了如何从查看更多 -
2023-12-14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薛闯教授团队发表题目为“合成生物系统中的液液相分离”的综述论文。该论文详细阐述了生物体大分子相变的形成机制及物理模型,论述了液液相分离这一物理现象在合成生物学、代谢工程、生物医药及材料科学的应用前景,为“定制化”蛋白凝聚体的设计指明方向。相关成果发表在在国际顶级期刊《材料科学与工程 R:报告》上。 在生命系统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然界使用液-液相分离(LLPS)来组织不同的细胞过程,例如信号转导、翻译调控和基因表达。LLPS是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的一种自组装形式,可以在介观尺度实现对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控制。受到天然LLPS的启发,人们对LLPS在合成生物系统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感查看更多 -
2023-12-14
2003年,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完成,至今已有20年。当年的“大工程”花费38亿美元,而20年后的今天,基因组测序成本已下跌8个“0”,降至不到100美元。 降价让很多事情成为可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说,我们认识肿瘤的时候不仅仅是用肝胰肺肾来区分,还可以把肿瘤细胞变异的DNA分子当作肿瘤“ID”。通过对肿瘤细胞进行测序深入了解肿瘤,可破解“ID”对应的密码,开发出对应疗法,实现“精准打击”。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焕明说,现在成本降低后,很多以前舍不得测的基因组类别现在都能测序了,比如疾病基因组、药物基因组等。基因“解码”能够提高对疾病特别是肿瘤的理解,助力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让一些疾病的发病查看更多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