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于人类健康事业

共创人类健康财富

行业资讯

  • 2021-09-27

    2021-09-27 中新网乌镇9月26日电 9月26日,由中国新闻社主办的“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全球抗疫与国际传播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谈及疫情话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通过视频方式致辞。他指出,病毒虽然在变异,但我们对它的规律掌握得越来越清晰,“目前我们还不能掉以轻心。人和病毒共存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它是需要条件的,目前时机尚不成熟,应该说,我们和病毒这场持久战,目前正处在相持的阶段。” 以下为致辞文字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道,大家好!我是张伯礼。首先,热烈地祝贺“全球抗疫与国际传播论坛”大会胜利召开,我非常期盼能够去参加这次大会,因
    查看更多
  • 2021-09-26

    2021-09-26 2021年9月24日,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奖项拉斯克奖(The Lasker Awards)公布,今年拉斯克奖共设立3个奖项:基础医学研究奖、临床医学研究奖以及医学科学特别成就奖。 拉斯克奖在生命科学、医学领域享有盛誉,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在该奖项的所有获得者中,有近90人同时也获得了诺贝尔奖。中国首位自然科学诺贝尔奖得主、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也曾于2011年荣获拉斯克奖。 基础医学研究奖 获奖理由:Dieter Oesterhelt、Peter Hegemann 和Karl Deisseroth这三位科学家获得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他们发现了
    查看更多
  • 2021-09-26

    2021-09-26 导读:新专利制度变化几何? 2021年6月1日始,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新专利法》)正式实施,其中对于药品专利有两个倾向:一是规定了药品专利期限的补偿制度,二是新增药品专利早期纠纷解决机制,也就是药品专利链接制度。那么新专利法对创新药研发将带来怎样的影响?作为创新药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山东百诺知识管理中心经理张蕙在“2021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第六届中国医药研发·创新峰会(PDI)”现场就此给出了具有前瞻的解答。 新药专利保护期限可延长14年? “新专利法的第四十二条首次从立法层面提出了新药专利权期限补偿制度。”张蕙讲到。 第四十二条指出,发明专
    查看更多
  • 2021-09-24

    2021-09-24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人发病后病死率高达100%。9月28日第15个世界狂犬病日前夕,针对公众存在的狂犬病防控认知误区,保健时报社邀请国内权威专家以“知真相 不恐狂”为主题,为大众传播科学正确的狂犬病防控知识,以提高公众防范狂犬病的意识和能力。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秘书长张伶俐说,狂犬病虽然可怕,但狂犬病也是可以预防的。为了更好地推动全球狂犬病的预防,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2030年实现消除犬传人狂犬病”的目标。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狂犬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狂犬病发病人数逐年下降,从2007年高峰的3300例下降到2020年的202例,降幅达
    查看更多
  • 2021-09-24

    2021-09-24 中新网努尔苏丹9月22日电 (记者 张硕)哈萨克斯坦境内近期出现新冠病毒变异毒株“Eta”。哈卫生部对此表示,该变异毒株可能具有较高的传染力,感染者会出现高烧、咳嗽、丧失嗅觉味觉等症状。 当地时间21日,哈卫生部长阿列克谢·措伊表示,在近两个月内对阳性病例样本进行基因测序发现,变异毒株“Eta”来自4个地区,其中曼格斯套州2个,卡拉干达州、巴甫洛达尔州、努尔苏丹市各1个。 截至22日,哈萨克斯坦过去24小时内新增确诊病例超2400例,累计确诊病例逾94.1万例。据哈卫生部数据显示,截至21日,哈完成第一剂疫苗接种者超733万人,完成第二剂疫苗接种者逾620万人。
    查看更多
  • 2021-09-24

    2021-09-24 随着新冠变异病毒传播、各地学校开学以及北半球即将迎来呼吸道疾病多发的秋冬季节,一些国家决定或已经开始为新冠感染风险较高的特定人群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22日修正了针对辉瑞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授权,允许老人和高危人群接种完第二剂辉瑞疫苗至少6个月后,接种一剂辉瑞疫苗的加强针。 美药管局解释说,老人指的是65岁及以上人群,高危人群指的是18至64岁有重症风险人群以及有职业暴露风险人群等。 英国政府16日开始实施新冠疫苗加强针计划,向一线医护人员、护理机构工作人员、50岁以上人群以及16岁以上有健康问题的人群提供新冠疫苗加强针。 加强针计划是英国日前公布的《应
    查看更多
  • 2021-09-22

    2021-09-22 近日,PhIRDA联合RDPAC重磅发布《第四篇:推进创新药同步研发、注册与审评》报告,该报告是《构建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系列报告的第四篇,通过聚焦创新生态系统“临床研究”和“监管审批”两大主题,从注册监管科学性、临床研究高效性、监管与临床能力三方面为推动全球同步研发、注册与审判献策献计。 从2017年中国加入ICH(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全面引入全球通行的药品研发与注册技术要求,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充分实施了ICH全部指导原则的70%以上,实现了用高效率的“中国速度”向国际化冲刺。 临床试验审批时间曾是严重制约新药审批速度的环节,而2018年出台的临床试验60天默
    查看更多
  • 2021-09-22

    2021-09-22 中新社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22日联合发布《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再创新高,总量达到24393.1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增长10.2%,延续了“十三五”以来两位数以上增长态势。 由于2020年中国R&D经费增速比现价GDP增速快7.2个百分点,R&D经费投入强度(与GDP之比)达到2.40%,比上年提高0.16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创近11年来新高。 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统计师张启龙介绍,从国际比较看,中国R&D经费投入呈现稳中有
    查看更多
  • 2021-09-18

    2021-09-18 2020年疫情突发,国际形势严峻,全球经济下滑,但是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凭借持续政策改革带来的机遇,逆境中迸发出创新活力:第一时间解析出了新冠病毒结构,快速开发出诊断试剂产品投入防疫第一线,多种技术的疫苗并行研发处于世界前列,多款本土创新药物成功走向世界,海外授权合作项目数量和交易总额均创历史新高......发展气势如虹。 不可否认,新冠疫情加速了整个生物医药科技行业的飞速发展与变革,一批批细分领域赛道的新科技公司拔地而起,业界普遍认为,未来十年将是中国生物医药从赶到超的十年,之前的十年是一个累积,之后的十年开始发力。药政改革、政府支持、资本开放...让中国生物药市场发生了不
    查看更多
  • 2021-09-18

    2021-09-18 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发展,如今的CRO行业已毫无疑问成了医药研发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在药品研发难度越来越大、成功率越来越低的今天,作为医药企业可利用的一种外部资源,CRO行业凭借其缩短新药研发周期,降低新药研发费用的核心优势,微观上来讲成为了药企之间互相超越的一种方式,宏观上来讲有效推进了药物革新与发展。 自2003年颁布《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我国首次对CRO做出明确定义,激活了国内CRO市场。也正是在这之后,国内如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及康龙化成等为首的CRO企业开始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大量创新CRO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借上市之路俨然开启了CRO行业发展的新篇章。
    查看更多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