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9-19
科技日报讯 (实习记者张佳欣)美国斯坦福大学和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工程师发明了一种小型自主设备,它带有一个可伸展的柔性传感器,可附着在皮肤上,测量下方肿瘤大小的变化。这款由电池供电的非侵入性设备具有10微米的信号灵敏度,只需按下按钮,即可将结果无线实时传输到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中。 研究人员说,这一“测量肿瘤的灵活自主传感器”(FAST)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快速、廉价、便携和准确的方法来测试抗癌药物的疗效。长远来看,它可能会给癌症治疗指明新方向。FAST传感器可在分钟尺度上检测肿瘤体积的变化,而卡尺和生物发光测量通常需要长达数周的观察期才能测出肿瘤大小的变化。 FAST由一种灵活且可伸展的皮肤状聚合物组查看更多 -
2022-09-16
9月15日0-24时,全省新增确诊病例2例,其中境外输入1例、瑞丽在集中隔离点发现1例。 现有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4例。累计确诊病例166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642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2022年9月15日24时,全省现有确诊病例4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290例,累计死亡病例2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332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94566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089人。 全省新增无症状感染者8例,其中境外输入4例;瑞丽在集中隔离点发现2例、抵边社区定期核酸检测中发现1例,镇康在集中隔离点发现1例。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33例(境外输入17例)。查看更多 -
2022-09-16
9月15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61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9例(上海12例,福建12例,黑龙江10例,广东10例,北京3例,四川3例,新疆3例,天津2例,内蒙古1例,辽宁1例,山东1例,云南1例),含3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天津1例,广东1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102例(四川43例,贵州10例,西藏10例,天津9例,广东5例,广西4例,陕西4例,内蒙古3例,福建3例,重庆3例,北京2例,湖南2例,江西1例,山东1例,云南1例,新疆1例),含20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四川18例,陕西1例,新疆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查看更多 -
2022-09-16
帕金森病(PD)是目前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疾病之一,是继阿尔茨海默症之后第二大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病可见于从青少年到老年的各个年龄段,因此对健康的危害不容小觑,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药物可以逆转或阻止该病的进展。因为帕金森病在临床上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运动症状的表现,如行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及姿势平衡障碍等,但这些症状往往在发病数年后才会出现。因此,迫切需要新的诊断生物标志物,尤其是那些可以在早期检测出疾病的生物标志物。 2022年8月22日,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个人工智能模型,仅通过读取一个人的呼吸特查看更多 -
2022-09-16
嵌合抗原受体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T 细胞疗法在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前景。尽管如此,CAR-T 细胞疗法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在 CAR-T 细胞生产中使用病毒导致包括插入突变导致肿瘤发展的风险增加。此外,对病毒衍生 DNA 的特定反应往往会阻碍 CAR 表达。尽管一些策略使用转座子系统和 mRNA 转导用来生成没有病毒的 CAR-T 细胞,但由于随机整合和中断 CAR 表达导致最终产物的低同质性成为额外的问题。 2022年8月31日,浙江大学黄河与华东师范大学张楫钦、刘明耀、杜冰、李大力团队合作(华东师范大学为第一单位)在查看更多 -
2022-09-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与医学板块现发布2022年度专项项目指南,请申请人和依托单位按项目指南中的要求及注意事项申请。 附件:1.急危重症诊治新技术新方法的基础研究专项项目指南 2.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机制及干预策略研究专项项目指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生命科学部 医学科学部 2022年9月15日查看更多 -
2022-09-16
科技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团队在《自然·细胞生物学》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机制,可减缓甚至阻止免疫细胞的自然衰老——这是衰老的九大标志之一。研究人员认为,利用这一机制可延长免疫系统的寿命,让人们活得更健康、更长久,对治疗癌症和痴呆症等疾病也有临床实用价值。 该研究论文的主要作者、伦敦大学学院医学部名誉教授阿莱西奥·兰纳博士表示,免疫细胞一直处于高度戒备状态,随时准备与病原体作战。它们的“战备状态”在体内持续数十年,但维持这种终身保护的机制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未知的。 在T细胞中,随着每一次细胞分裂,端粒变得越来越短(端粒磨损)。一旦端查看更多 -
2022-09-16
中新社南宁9月15日电(记者 黄艳梅)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曹雪涛15日在此间表示,中方愿与东盟加快推进卫生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继续加强抗疫合作,促进区域疫后复苏,在妇幼健康、传统医药、职业健康等领域实施一批务实合作项目。 当天,由中国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健康丝绸之路”建设暨第四届中国—东盟卫生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市举行。 曹雪涛在会上表示,卫生健康是中国—东盟合作的一大亮点。中国与东盟在搭建卫生合作平台、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推动传统医药惠及世界、深化卫生人力资源合作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丰硕成果。中方愿继续与东盟共查看更多 -
2022-09-16
中新网北京9月15日电(韦香惠)近日,一则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全面消灭蚊子的建议得到了国家卫健委的答复。很快,各种争议也随之而来。有人认为,蚊子是自然界和生态系统的一员,存在有其合理性;也有人认为,蚊子是害虫,是疾病传播的元凶之一,应该“除之而后快”。 究竟哪种说法有科学依据?清华大学医学院微生物与传染病学教授程功告诉中新网,真正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是病媒蚊,阻断其疾病传播的研究已有所进展。 不是所有蚊子都有危害 “我们希望消灭的应该是作为疾病传播媒介的蚊子,也就是病媒蚊。”程功说。 按照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发布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病媒生物是指能够将病原体从人或者其他动物传播给人的查看更多 -
2022-09-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与医学板块现发布2022年度专项项目指南,请申请人和依托单位按项目指南中的要求及注意事项申请。 附件:1.胸主动脉瘤/夹层发生发展机制和干预策略专项项目指南 2.器官移植免疫稳态重塑及调控专项项目指南 3.肺癌精准诊疗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专项项目指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生命科学部 医学科学部 2022年9月15日查看更多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