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31
2021-05-31 中新社北京5月3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透露,目前,全球共有7条新冠疫苗研发技术路线,现在共有272个候选疫苗,其中88个进入临床试验。 中科院学部30日在北京举行第七期学术年会全体院士学术报告会,中科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高福以《疾病防控与健康中国:向科学要答案》为题作报告。 他说,不同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策略都表明,疫苗可能是最终的解决方案。目前,全球共有7条疫苗研发技术路线,分别是灭活苗、减毒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病毒载体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以及核酸疫苗(包括DNA疫苗和RNA疫苗)。现在全球共有272个候选疫查看更多 -
2021-05-31
2021-05-31 进入5月以后,安徽、辽宁、广东等地发生了新一轮局部疫情,中国疫苗接种也随之明显提速。截止到5月28日,全国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6亿剂次。自3月27日超过1亿剂次以来,每亿剂次所需时间为25天、16天、9天、7天;而此次突破6亿,只用了5天,间隔不断缩短,这是疫苗接种的中国速度。那么,我国疫苗接种速度为什么越来越快?目前的三种疫苗都有什么特点,应该选择哪一种?面对巨大的需求量,我们的疫苗生产能跟得上吗? 近段时间以来,国内疫苗接种速度在不断加快,但与此同时,疫情的变化也时刻提醒我们:必须赢得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今年5月,在全国已经有22天没有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查看更多 -
2021-05-31
2021-05-31 5月3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7例(广东3例,上海2例,福建1例,河南1例),本土病例20例(均在广东);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8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542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2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290例(其中重症病例3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累计确诊病例605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5761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5月30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328例(其中重症病例6查看更多 -
2021-05-31
2021-05-31 当地时间5月29日,全俄广电“俄罗斯-1”频道播出俄罗斯著名病毒学家、世卫组织专家利沃夫的专访节目。 节目中,利沃夫针对新冠病毒起源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世界上目前已知的150余种病毒都是通过动物直接或间接传染给人类。在动物驯化的过程中,野生动物的病毒传染给家畜,而家畜又将病毒传染给人类,所有关于新冠病毒属于人工合成的说法都毫无意义。查看更多 -
2021-05-31
2021-05-31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 (郝凌宇 李纯)正在参加两院院士大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28日晚间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到今年年底,中国新冠病毒疫苗的覆盖率能够达到80%,当前疫苗产能仍需加强。 近期中国内地出现疫情散发病例,疫苗接种意愿也随之上升。钟南山表示,一方面,国内对新冠疫苗的需求强烈,另一方面,世界卫生组织的疫苗需求同样迫切,很多国家希望中国能够提供疫苗。中国的新冠病毒疫苗产能仍需要加强。 根据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截至5月27日,中国内地累计接种新冠疫苗已经超过5.8亿剂次。何时能够建立起群体免疫屏障?钟南山对此表示,按照疫苗保护率达到7查看更多 -
2021-05-31
2021-05-31 中新社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28日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科院微生物所)获悉,由该所与企业联合研发采用三针免疫程序、国际首个获批临床使用的新冠病毒重组亚单位蛋白疫苗,27日在北京开始第一针接种注射。 至此,作为中国布局五条疫苗技术路线之一的新冠重组蛋白疫苗,继3月中旬在国内获批紧急使用后,已陆续在安徽、浙江、江苏、山东、贵州、湖北、河南、北京等多省市投入疫情防控接种。 新冠重组蛋白疫苗(智克威得)由中科院微生物所高福院士团队攻关并联合安徽智飞龙科马公司研发,是中国第四款获批紧急使用的新冠疫苗。该疫苗今年3月初即在乌兹别克斯坦获批使用,并获乌查看更多 -
2021-05-31
2021-05-31 中国疾控中心今天(28日)发布我国新冠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监测情况,2020年12月15日至2021年4月30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65亿剂次,报告预防接种不良反应31434例,报告发生率为11. 86/10万剂次。 就此,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全国新冠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的解读。解读显示,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的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发生率均低于2019年我国其他各类疫苗的平均报告水平。目前评估认为严重异常反应发生率极低,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收益远大于风险,各国均在持续推动预防接种工作。 新冠病毒疫苗主要的不良反应特征与其他查看更多 -
2021-05-31
2021-05-31 中新网5月28日电 国家卫健委网站28日发布《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科普知识问答》,具体如下: 一、什么是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包括哪些情形?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EventFollowingImmunization,简称AEFI)是指个体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 按照发生的原因,AEFI最终可分为五类,包括不良反应、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 二、什么是疫苗不良反应? 疫苗不良反应是指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与受种者个体差异有关的、且与预防接种目的无关或者意外的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和异查看更多 -
2021-05-28
2021-05-28 5月27日0时至24时,我省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陆路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为中国籍、缅甸输入。确诊病例治愈出院1例(本土病例)。 截至5月27日24时,我省现有确诊病例19例(境外输入13例,本土6例),无症状感染者5例(境外输入2例,本土3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和医学观察。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信息: 女性,中国籍,49岁,近期居住于缅甸。5月25日从陆路口岸入境,即按闭环管理要求转送至指定集中隔离点隔离观察。5月26日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即用负压救护车转送至定点医疗机构诊治。根据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测结果和临床表现,诊断查看更多 -
2021-05-28
2021-05-28 抗生素类药物曾是人类对抗诸多疾病的“秘密武器”,但由于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增强,抗生素逐渐走下了“神坛”,为此亟需不断寻求新的方法来应对细菌感染。 近日,《Plos Pathogens》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UPEC kidney infection triggers neuro-immune communication leading to modulation of local renal inflammation by splenic IFNγ的文章,揭示了神经系统感知局部细菌感染并迅速激活免疫反应查看更多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