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于人类健康事业

共创人类健康财富

行业资讯

  • 2021-12-01

    2021-12-01 新华社日内瓦11月30日电(记者刘曲)世界卫生组织11月30日说,全面旅行禁令无法阻止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毒株的国际传播,只会给人民生活和生计造成沉重负担,进而对全球抗疫努力产生不利影响。 世卫组织在一份声明中说,该组织26日将奥密克戎毒株列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毒株,此后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临时限制旅行措施,包括禁止来自南部非洲国家和其他一些发现该毒株国家的旅客入境。 世卫组织认为,全面旅行禁令无法阻止奥密克戎毒株的国际传播,只会给人民生活和生计造成沉重负担,抑制各国报告和分享新冠流行病学和测序数据的积极性,进而对全球抗疫努力产生不利影响。世卫组织同时建议,身体不适或高风险
    查看更多
  • 2021-11-30

    2021-11-30     2021年11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球疫情数据分析和风险评估平台(以下简称平台)运行上线。     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求,针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球各类新发再发传染性疾病对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冲击与影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球公共卫生中心以全球疫情数据分析和趋势研判为目标建设了该平台。平台以新冠肺炎疫情为突破口,实现以“数据智能辅助全球疫情防控决策”为目标,根据全球各国政府、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大学科研院所等权威机构对外公布的多维度海量新冠相关数据,进行实时采集、核查、筛选和整合,实现标准化、可视化、关联化和模型化等综合分析利用,为开展常态化全球新冠
    查看更多
  • 2021-11-30

    2021-11-30 近日,一种新发现的新冠病毒变种正在受到全球科学家的广泛关注。这一名为B.1.1.529的新冠变种已经在南非等国家和地区被发现。世界卫生组织(WHO)今日发布声明,将其列为值得关注的新冠变种(VOC),名为Omicron(希腊字母ο)。这意味着,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它可能具有更高的传播力,或者提高重症风险,或者降低目前诊断、疫苗和疗法的有效性。 世界卫生组织的声明指出,这一变种最初在今年11月9日收集的样本中被发现。它的出现的时间与南非近日的新冠病例迅速增加的时间重合。初步证据显示,与其它VOC相比,Omicron可能让人群被新冠病毒再次感染的风险升高。 Omicron受到关注
    查看更多
  • 2021-11-30

    2021-11-30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一个名叫B1.1.529(Nu)的新冠毒株正在以超过delta亚型的速度迅速蔓延。这个毒株最早来自博兹瓦那,但已经在南非、香港、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发现。这个毒株变异数码显著超过以前引起关注的beta和delta,与最早的alpha比较总共50多个变异。其中30个在突刺蛋白,ACE2受体结合区就有十几个变异、而过去半年作恶江湖的delta这个区域只有两个变异。现在科学家正在研究这个变异株对疫苗和药物的敏感性。 药源解析 病毒其实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异,所以出现新毒株是一直在发生的事情。病毒要生存如同中大奖、改变任何一个数字都可能失去中奖资格,所以多数变异不会
    查看更多
  • 2021-11-30

    2021-11-30 11月25日,据外媒报道,南非发现B.1.1.529新冠变异毒株;11月26日,世卫组织发布声明,将B.1.1.529列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株(VOC),并命名为Omicron。目前,英国、德国、意大利、以色列、中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现Omicron(奥密克戎),非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均已报告病例。这是继德尔塔毒株后,新冠病毒对人类又一次毫不留情的发难。 据悉,Omicron是一种新的变异毒株,其新冠病毒刺突蛋白上变异位点达到了32个,数量是德尔塔毒株的2倍,其中受体结合域的突变有10个,是德尔塔的5倍。刺突蛋白是介导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关键性蛋白,与病毒传播速度和
    查看更多
  • 2021-11-30

    2021-11-30 第74届WHO生物制品标准化专家委员会(ECBS)会议于2021年10月18至22日以视频会议的方式召开,每天4-5小时,从北京时间18:00到23:00。参加人员有生物制品标准化专家委员17人、临时顾问30人、各国管理部门代表32人、国际组织代表以及WHO官员和专家等,共计100余人。我院王军志院士、王佑春研究员和徐苗研究员应邀参加会议。会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18至22日的开放性会议,所有参会人员均参加会议,第二部分是22日的闭门会议,主要对会议内容进行表决,并讨论专家委员会的下一阶段工作以及向WHO的建议事项。闭门会议只有WHO的官员和WHO生物制品标准化专家委员
    查看更多
  • 2021-11-30

    2021-11-30 11月26日,西方的“黑色星期五”。世界卫生组织在召开紧急会议后向全世界拉响警报:一个令人担忧的新冠病毒新变异株正在世界各地传播,各国亟需提高警惕,采取应对措施。 世卫组织的一名发言人在答复澎湃新闻(ww.thepaper.cn)的问询时回复称,目前世卫已收到近100个新冠病毒(SARS-CoV-2)变异株B.1.1.529的基因序列报告,其中发现了大量的突变,其中一些关键突变令人担忧,需要进一步研究。 根据世卫组织26日下午发布的通报:B.1.1.529变异株已被该组织定性为最高级别的“值得关切的变异株”(VOC),命名为Omicron。而这距离该变异株被发现只过去了两
    查看更多
  • 2021-11-30

    2021-11-30 当地时间11月27日,意大利罗马儿童医院科研团队发布新冠病毒新型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的全球首张图片。 图片显示,与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相比,奥密克戎毒株拥有更多的刺突蛋白突变。这些变异多样化,且大部分位于与人体细胞相互作用的区域。 研究人员表示,新冠病毒通过变异进一步适应人体,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变得更加危险。
    查看更多
  • 2021-11-30

    2021-11-30 近日,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了社会高度关注。29日,国家卫健委组织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就公众关切给予的解答中指出,我国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仍然有效。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已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建立了特异性核酸检测方法,并持续针对可能的输入病例开展病毒基因组监测。上述措施将有利于及时发现可能输入我国的奥密克戎变异株。 问: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发现和流行情况是怎样的? 答:2021年11月9日,南非首次从病例样本中检测到一种新冠病毒B.1.1.529变异株。短短2周时间,该变异株即成为南非豪登省新冠感染病例的绝对优势变异株。11月26日,世卫组织将其定义
    查看更多
  • 2021-11-18

    2021-11-18 近日,来自美国癌症所(ACS)的研究人员,通过对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NCHS)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了近50年(1971-2019年)来,美国整体癌症和排名前15的癌症死亡趋势。 研究结果显示,在近50年来,美国整体癌症死亡率大幅下降;在排名前15的癌症中,有12种癌症死亡率显著下降。研究结果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JAMA Oncology)。 研究指出,美国排名前15的癌症导致的死亡人数,占到了癌症总死亡人数的81%。具体来看,这15种癌症依次为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卵巢癌、胃癌、白血病、宫颈癌、非霍奇金淋巴瘤、膀胱癌、口腔和咽癌、大脑及
    查看更多
×

用户登录